(资料图)
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了2023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1996年12月,农业部、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起,“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三下乡”的“三”指的是文化、科技、卫生三方面,三下乡的含义即是指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送到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偏远地区,向当地人传授各项知识,普及生活理念,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各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通过“文化进万家”、农村电影放映、全民阅读、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地区进行宣讲、开展现场指导、赠送科技设备和科技资料等科技服务,通过科技列车行、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科普大篷车万里行等活动,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能力;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通过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健康体检送下乡等活动,为农民群众送去了专业、贴心、优质的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三下乡”活动已经持续开展了二十余年,以经常性蓬勃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显著明显的成效,同时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方法,拓展辐射深度和广度,让农民群众大受裨益,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认可,“三下乡”一词,也在全国农村群体中广为人知,深入民心。
将各类知识、各项活动“送下去”纵然能够给基层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文化享受、科技知识和医疗服务,但“授人以果,不如授人以苗”,把知识技能“送下乡”更要“留在乡”,这才能从本质上真正提升乡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增进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秉承“长期培育”的理念,绝不能把“三下乡”只当成是临时性的送温暖活动,更要坚定的把它看做“授人以渔”的长期性工作。不仅仅是送一场文艺演出,还要培养一批农村文艺活跃分子和文化骨干;不仅仅是下乡现场指导,更要在当地培养起一群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技术骨干和新型农民;不仅仅是做一场义诊活动,更要帮助农村医疗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帮助农村医务工作者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理念,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
让农村群众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骨干力量,让农村群众成为自己家乡的“驱动者”,这样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才能更深入扎根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为农村发展、农民提升厚植沃土、提供动力。(李微)
编辑:孟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