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悦悦 喜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徐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全力打造科创平台建设新高地”“完善科创平台体系”……徐州科技创新再次按下“加速键”,一个个科创平台、创新载体共同栽种出一片“创新雨林”,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创新生态,绘就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绚丽图景。
(资料图)
聚焦“343” 科创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2022年9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徐州市创新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着力培育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
如何培育创新产业集群?如何驱动产业集群发展?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优质创新资源的聚集地,为产业“生长”滋养了一方沃土。
2022年12月8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揭牌仪式举行,徐州市医疗健康产业重大载体又添一员。
据了解,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由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经开区、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肿瘤所科学家团队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细胞治疗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国内一流的集研发、转化、临床应用于一体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对于推进徐州乃至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长三角细胞治疗技术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
聚焦“343”创新产业集群重要一极的医药健康产业,徐州加快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作为该研究所的共建单位之一,徐州医科大学目前还建有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骨髓干细胞研究所、江苏省免疫与代谢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近年来,徐州大力推进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制定《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全市科创平台建设工程2022年工作要点》等政策,从体系建设到创新要素,为科创平台建设夯基垒台、立梁架柱。
聚焦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徐州加速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构建“1+3+100”高能级创新矩阵,重点培育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细胞治疗药物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载体。
目前,全市建有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工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机械领域创新平台;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硅基电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绿色低碳能源领域创新平台;江苏省永磁电机转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沂市锡沂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在内的“343”创新产业集群科创平台200余个,为徐州打造区域原始创新策源地、驱动产业强引擎创造发展新蓝海。
数据记录着徐州科创平台“点点星火”点亮的产业版图:2021年,徐州工程机械领域除了拥有千亿企业徐工以外,还拥有百亿企业1家、10亿至100亿企业8家、亿元以上企业33家,规上企业299家;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形成了以新能源、煤电能源、绿色环保三大主链为主导,以中能硅业、协鑫集团、新春兴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安全应急产业拥有矿山、工贸安全防护装备制造业集群,形成了国内安全应急装备门类最齐全的产业集聚区;精品钢材产业集聚了以徐钢集团、中新钢铁、金虹钢铁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精品钢材产业集群……
强化“引领极”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
走进江苏淮海科技城,这片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小城”内,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楼梯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现代感。正是在这一幢幢楼内,入驻了近千家科创企业,拥有49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集聚了7名院士、4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江华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153位高技能专门人才等各类科研人员7000余人,绘出了一幅“高能级”科创版图。
运筹帷幄定基调,步调一致向前进。近年来,徐州坚持错位发展,加强空间整体规划和区域统筹,着力优化以“两区一城”为核心的区域创新布局,打造“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引领极。
江苏淮海科技城实施主要科技指标三年倍增计划: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新增10家以上,“十四五”末进入全省科技园区第一方阵。
沿着目标坚韧不拔推进:今年以来,淮海科技城在创新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共获批市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10家。科研平台的支撑在为孵化、汇聚更多“高精尖”企业、人才的同时,为提升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力、科技创新支撑力、产业发展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
以更“高”的目标为引擎,徐州高新区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累计建成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6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国家级孵化器3个。设立国际技术交流转移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21个、新型研发机构48家、企业研发机构240余家。
徐州淮海生命科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红外(江苏)激光研究院、钠电产业研究平台……一个个平台以科技创新串起更强产业链,助力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仅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就集聚医药企业数量达到300余家,其中复星集团、基蛋生物为代表的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研发企业上百家,辐射带动全区乃至全市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作为创新资源要素汇聚的“引力场”,徐州经开区聚集了江苏省回转支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协鑫)太阳能级晶体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在内的诸多高端科创平台。
“打铁须得自身硬”,让平台成为产业的强劲支撑,经开区大力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一个个人才结构优,研发支出高,持续运营能力好,科研产出多,成果转化力度强的平台在经开区“茁壮生长”。在“徐州市新型研发机构20强”中,仅经开区就上榜了5家研发机构,占比达到1/4。高质量的创新载体、创新平台也带动经开区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在“徐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50强”中,徐州经开区上榜企业达21家,稳居首位,通过更强的产业创新示范作用,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贡献力量。
如今,全市上下创新热潮涌动。贾汪区投资150万元扩建国家级孵化器“贾汪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为大众创业提供条件优越的科技平台服务;嘉利化工、卡普丹建材2家企业建成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园、中业慧谷科技园、恒盛智谷科技园等十大区级科技园区,吸引入驻投产科技型企业117家。
邳州积极引进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等研发机构,从资金、人才招引政策等方面,支持科技创新发展。2021年,邳州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众创空间1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2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1家;省科技双创平台获批总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考评优良率位居徐州市县(市)第一。
一个个创新载体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基建”,在为县域经济赋能的同时,更为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撑。
打造“优生态”为企业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从平台建设、科创载体、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服务到政策支撑都全面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徐州加快构建“工作专班+产业联盟+创新体系+要素支撑”推进机制,依托重大科创平台推动重点特色产业率先实现技术突破;积极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发挥徐州产业规模优势、龙头企业技术优势、重点高校院所研发优势,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健全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徐州强化政策系统合力,出台《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徐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计划》等政策,持续扩大创新投入,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坚实支撑;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计划、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精准开展科技招商,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着力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徐州不断优化高校院所服务体系,着力建设大规模、优结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发挥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高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同时,创新“人才高地28条”、“彭城英才计划”、“555”引才工程等高标准人才政策,启动实施人才企业“瞪羚计划”,大力引进培育徐州发展所需的各类领军人才、专门人才,打造体系化人才竞争优势。2022年1—11月,全市新引进领军人才528人、专门人才4395人、大学毕业生4.7万人。
打造创新生态支撑体系,徐州建立完善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推进机制,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1年,科技相关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2.5%。同时,徐州持续拓展“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产品,着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支持企业进行科技研发。以邳州为例,今年上半年,邳州累计向全市5家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苏科贷”,金额达到3300万元,没有了资金的“后顾之忧”让企业更添创新后劲。此外,徐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大手笔”创新的徐州,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不断涌现,新模式、新业态踏浪而来,区域科创高地正加速崛起于淮海经济区,创新徐州的故事仍在续写。
编辑:哈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