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环球速讯:江苏徐州:新农人与新乡村“双向奔赴”,唱响乡村振兴“新农歌”

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把资金重仓投到乡村......

青年人返乡,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用新尝试迭代旧模式。在这场新农人与新乡村的“双向奔赴”中,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州展开。


(相关资料图)

聚能人

激起产业兴旺一池春水

初秋时分,正是菌菇生长的好季节。徐州经开区徐庄镇来安村徐州千菇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千菇园内,一个个大棚里,杏鲍菇、香菇、鸡腿菇等鲜嫩饱满,密密匝匝。

一位面部黝黑的“菇农”正蹲在棚内,耐心指导工人们采摘装箱,他就是徐州千菇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广浩。

近年来,他从种蘑菇低端产品,逐步向茶树菇、羊肚菌、灵芝等高端食用菌领域扩产;2019年,借着“三乡工程”东风,合作社和来安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升级为蘑菇产业园,实现了集制种、栽培、采摘、深加工、电商、配送的一体化生产。

目前,徐州千菇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已成功招引博士2名、管理人才4名,园区年产值超2000万元,就业人群超过500人。

在铜山区棠张镇新庄村果果部落生态园,38岁的丁松看着眼前的一片温室大棚,内心翻涌着希望与梦想。

3年前,丁松还在某金融机构任职。2019年下半年,他回到家乡。恰逢徐州实施“三乡工程”,他流转了近200亩土地,开始打造农业庄园——果果部落。

仅仅7个月,园区已建成温室大棚3万余平方米,上海蔬菜外延基地成功在园区挂牌,带动周边100余人进园务工。

“三乡工程”实施以来,一大批青壮年积极返乡,接过了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截至10月份,徐州已推动4148名人才下乡,引导2947名能人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13649人,带动农民就业超过3.47万人,培育高素质农民1.68万人次。

搭平台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徐州籍外出务工人员近百万,实施“三乡工程”以来,徐州相继制定出台《徐州市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实施办法》等激励政策举措,对符合要求的“三乡工程”人才能人实施工作、生活、租房、交通、购房等系列奖补激励政策。

各地均设立“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人才激励、项目奖补等。与此同时,徐州推出“彭城新农人”计划,吸引各类乡土人才。

邳州市邹庄镇常年在外从事炒货人员达4万余人。近年来,在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引导、扶持下,邹庄镇完善产业链,打造“中国干炒之乡”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已成功吸引1200多人返乡,带动创业就业近3000人,为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立足“政府搭台、企业(人才)唱戏、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运作模式,徐州建成覆盖市、县、镇、村四级的“三乡工程”信息平台,建立在外能人库、返乡创业项目库、创业创新园区库,实现各类人才能人与乡村各类资源要素无缝衔接。

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平台,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集约土地,规划布局了“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区。

根据2022年“三乡工程”工作要点,徐州市、县设立1.77亿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

截至10月底,“三乡工程”助力贷目前共投放864笔,金额超4.62亿元。

扩项目

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推进“资本兴乡”工作中,徐州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注重将人才、能人、资金的引进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厚植产业发展新动能。

年初以来,徐州印发乡村产业项目招引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重点工作。绘制农业全产业链招商地图,编排上半年外出小分队精准招商活动计划。

前三季度全市开展外出小分队精准招商活动238次,拜访企业244家,签订协议93个,签约投资额171亿元。

坚持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项目,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对投资额较大的加工项目实施全程动态管理,逐一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全程督查。

据统计,目前入库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86个,占比33.07%,;新形态乡村产业项目70个,占比26.92%;高技术农业项目38个,占比14.62%。“加、新、高”项目共计194项,占比75%。

与此同时,徐州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重点工作有机衔接,着力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村污水处理、公共空间治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提升等民生工程。

新农人建设新乡村,徐州“三乡工程”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文字:蔡思祥

图片:许晨 金龙湖发布 铜山发布

编辑:崔东宁

标签: 现代农业 专项资金 重点工作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