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看新沂“土特产”这样出圈

本报记者 陈小凡 通讯员 王冉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时下,新沂市双塘镇九墩村的葡萄种植户夏冷云迎来了属于她的“甜蜜时刻”。自6月上旬以来,她每天都忙碌地穿梭于葡萄大棚之间,与合作社员工一起采摘葡萄、分段挑拣、打包发货。

今年,夏冷云种植了80余亩的葡萄,其中阳光玫瑰当属夏季热销的“葡萄之王”。她告诉记者,为保证果蔬品质,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式来防控葡萄种植的病虫害,目前上市的优质果可达90%。

夏冷云说:“葡萄的最佳生长环境为25-30℃,如果超过35℃,就会影响生长。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调控温度保障葡萄的品质。”

如今,每年的6月到11月,这里的葡萄品类丰富、色泽诱人,有鲜甜可口的夏黑、紫中带红的巨峰、口感纯正的阳光玫瑰……多年来,双塘镇九墩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特点采取“基地+农户”模式,打造了采摘、观光为一体的果蔬产业园,也带动了当地近200户种植户增收致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应该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年来,新沂市因地制宜,依托农业农村的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建成产业、形成集群,“菜篮子”更充盈,“果盘子”更丰富,一个个“乡字号”“土字号”创响,产业发展向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转变,政府服务由注重支持生产向支持产业后端延伸,利益联结向全产业链利益合理分享转变……打出“绿色牌”、延长产业链,让特色农产品亮品牌、涨身价,走出了“土字号”的增收之路,新沂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作为“毛豆之乡”的窑湾,在这个夏天也火了一把。只见许楼村长势茂盛的毛豆苗铺满了一片片田垄,在密密麻麻的叶子下面,串串青绿的豆荚挂在枝蔓上,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映入眼帘。据种植户曹永华介绍,毛豆营养价值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以目前长势估算,每亩产量在900—1000公斤之间。

“我种植的毛豆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过药,口感和品质都非常好,尤其是我们当地的‘春毛豆’,市场行情很好,每公斤的价格大约为8元钱,像蔬菜加工之类的每公斤也要超过5元。”种植户曹永华开心地说。

为了壮大“乡字号”产业——鲜食毛豆,新沂因地制宜建立本土产业群,目前形成了“一年三熟”毛豆、“花生”毛豆、“大蒜”毛豆等特色种植模式,成功避开鲜食毛豆种植高峰期。

窑湾助农蔬菜合作社负责人胡克威告诉记者:“我们厂有一条打毛豆米的生产线,每天收来的毛豆200吨左右,有七八十吨是打毛豆米的,主要销往国内大城市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能让更多人品尝到我们新沂的毛豆,我们还新建了冷库中心,将新鲜毛豆进行冷藏,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毛豆。”

“乡字号”“土字号”叫响了“新沂味道”,让“土特产”香飘四方。如今,水蜜桃、西瓜、黄瓜、毛豆等特色产业村在新沂遍地开花。

近年来,新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土特产”,推动产业提质升级,由点及面、花繁成锦,已形成十大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外引内培双向发力,培育了一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延伸产业链,实现乡村产业“聚产成链”“抱团发展”。同时,通过发放产业奖补、培育优良品种、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合作社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实现乡村种植养殖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新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4家、家庭农场达到33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6家。

如今,一个个带有“新沂味道”的“土特产”,一条条“土特产”产业链,正绘就新沂一幅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标签: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