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春莹 李悦悦 郑微
(相关资料图)
抢时间、抓进度、拼发展、赢先机……今年以来,徐州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一心一意抓发展——
上半年GDP增长8%,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观察徐州经济的韧性,既要看到当前之“形”,也要看到长远之“势”。本期《经济周刊》特从徐州经济各相关领域选取了五组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解析其背后的经济发展态势、趋势和走势。
●数据1
增长9.3%
工业经济发展韧性充分彰显
徐工一天时间“三连发”,超级露天矿业装备35m3电铲下线、两台700吨液挖交付、400吨级矿车发往南美;“中国IC(半导体行业)独角兽”企业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10亿元B轮融资;徐州海伦哲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多点开花,上半年业绩利润增长超50%……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一家家工业企业用数据“诉说”着徐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较一季度提升2.5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及私营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这与徐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密不可分。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让企业在徐州发展无忧、敢干“有底”,做大做活民营经济,徐州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出台“市136条”、《徐州税务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20项举措》等精细化政策,为企业发展增信心、添动力,护航经济稳进提质;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市工商联和市贸促会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聚焦经贸促进、着力服务企业、开展联合调研、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深度合作,服务引导民营企业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项项举措推动着徐州民营经济“快马加鞭”,也正是在发展的更优环境推动下,上半年,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康力源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先后上市,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步伐清晰可见。
从“343”创新产业集群看,绿色低碳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安全应急、数字经济核心、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六个产业的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了19.0%、12.4%、20.6%和26.4%、30.7%和11.6 %。
今年以来,徐州紧扣“343”创新产业集群逐个制定行动计划、优化扶持措施,高效运转10个工作专班,加快编制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
细看2023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徐州计划实施217个重大产业项目,其中,“343”创新产业集群项目183个、占比91.5%,年度投资1230亿元、占比94.6%,充分体现了我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
再看项目之“进”,徐州经开区弘元光伏产业一体化、邳州长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新沂新拓新材差别化纤维等5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产线投产,较去年同期增加5个,我市项目建设满弓发力,为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据2
增长41.8%
点燃高技术产业“强引擎”
7月25日,位于徐州经开区的徐工铲运小型装载机械绿色化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投产。一台台滑移装载机头顶“电子眼”,在狭窄空间内实现360度转向无人驾驶作业。
该基地具备年产5000台挖掘装载机和4000台滑移装载机制造能力,是徐工铲运板块提高研发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新增长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占比提升,成为众多数据中的一大亮点。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8%,占全部投资的20.1%,占比较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
作为观察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的“风向标”,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报告显示,5月份我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63.51%,其中挖掘机开工率为65.96%。挖掘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挖掘机指数”表现活跃,透露出基建投资的逐步回升。
视线聚焦本地,今年徐州大量基建项目陆续开工。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徐州东部绕越高速公路、云集港铁水储运大宗货物集散仓建设项目等28个项目本年完成投资超亿元。
徐州市统计局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7%,比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工业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有效抓手。随着提振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成效逐步显现,制造业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制造业增长9.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行业分别拉动工业投资增长6.4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和2.0个百分点。
眼下,在韩国晓星高性能碳纤维新沂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开展排水沟模板吊模及角钢焊接、屋面顶板压板加工,全力以赴抢抓工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晓星碳材料(江苏)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6.14亿美元,是2023年省重大项目,项目一期计划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额超100亿元。
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投资超5亿元的制造业项目有22个,比亚迪动力电池、晓星碳纤维、协鑫高效光伏电池等一批旗舰型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下一步,徐州市将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大力提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项目转化率,为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注入更多动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3
增长11.7%
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暮色渐浓,壹捌夜市、民富园夜市烟火升腾,各大商场人流如织,《彭城风华》、徐州乐园等文旅项目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徐州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火热的消费场景随处可见。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0.65亿元,同比增长11.7%。仅在端午期间,全市包括各县(市、区)共57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8.5%,较2019年增长13.6%。
“一晚上最多卖出300份,现在月收入可达两万元。”在壹捌夜市经营烤冷面的邵先生说。
“要多管齐下扩大有效需求,营造百姓消费兴奋点,更好释放消费潜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徐州积极打造一批智慧商圈、老字号街区、特色步行街等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不断延伸传统消费场景,持续“上新”更多消费场景,激发群众消费热情;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打造一大批文旅项目,让越来越多新的文化形式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消费提质扩容开辟新空间。
开展“淮海新消费”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拓展夜游演出、文创产品等消费场景,推出文旅惠民消费券、千余锦鲤好礼等多重优惠举措……消费环境的利好,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
此外,为了提升徐州商业线下的丰富度、便利度和消费者满意度,在徐州中心商圈,不少商贸企业围绕线上平台开发、信息集成、导流推介等智慧商圈建设内容,着力打造从引流入圈到商圈停留,再到离场触达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化消费场景。
商品销售的数据彰显出徐州的市场活力之“势”:
——服务消费空间广阔。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销售商品中,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等消费分别增长14.0%、22.9%和17.7%。
——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18.3%和192.1%,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分别增长10.0%和3.9%。
——电商新业态新模式彰显活力。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3.3%,占全部限上商品零售额比重为12.7%、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推动着供给侧加速变革,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
从消费呈现出的向好态势中,我们也能看到,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的背后,与百姓“钱袋子”鼓起来密切相关。
消费要“增长”,民众要先“增收”。上半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2元,同比增长5.8%;人均消费支出12116元,同比增长10.8%。居民收支的平稳增长,推动了群众消费的“敢花、愿花”,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消费恢复基础,提升了消费信心,激发了消费活力。
●数据4
增长16.9%
进出口贸易新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7月31日,走进位于金港路的徐州综合保税区,一台台来自卡特、徐工等工程机械整机出口企业的“大块头”们,正整齐排列在保税堆场,等待办理报关离境手续,销往全球各地。
上半年,我市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比增长18.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比增长53.3%,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强调,用足用好RCEP等政策红利,支持企业参展会、拓市场、抢订单,巩固工程机械、纺织品、木制品等优势产品出口,扩大机电、光伏等产品出口规模,推动外贸稳量提效。
“目前,重点数字贸易项目已经招引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全球贸易通、急速物流集团等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及服务企业,园区二楼装修已经完成,即将完成入驻。”近日,淮海国际陆港数字贸易产业园运营方相关负责人向徐州海关介绍了园区运营情况,园区内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的产品囊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零食、饮品、酒水、美妆、厨具等,可以做到“足不出户逛全球”,让徐州老百姓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市进出口总额652.49亿元(按人民币计),与去年同比增长16.9%,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6.5%;进口总额增长19.2%。
7月9日,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迎来一列满载着124标箱俄罗斯电解铜的返程班列。该班列货值约9300万元,创下历年来徐州中欧班列回程班列单列货值之最,也为中俄线路回程班列再添新货品。
近年来,徐州中欧班列着力开发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高附加值货物、大宗货物,更好服务徐州及周边地区产业布局和发展,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徐工、徐轮橡胶等14家本地企业出口箱量占比达52.8%,贸易额占比55%。回程班列贸易落地提升显著,实现本地进口贸易落地8192万美元,占进口总贸易额的62.27%。
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繁忙有序的进出班列,正是徐州市构建双向开放高地的一个缩影。徐州正全力推进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实行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举措,支持“空、铁、水、陆、邮、快、跨、特”等平台协同,高标准建设多点共建、多模式互补的全域开放新格局。
“徐州海关将持续加强对外贸发展和进出口业务的支持与指导,围绕服务外贸企业、创新对外经贸合作、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有效提升对外经济发展能级。”徐州海关关长吴新华说。
●数据5
税费优惠84.7亿元
助企减负增活力红利精准直达
今年以来,徐州税务部门积极落实落细一系列持续优化创新实施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确保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高效直达经营主体,全力助企减负,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支持。数据显示,我市累计落实各类税费优惠84.7亿元。
提到税惠在企业推进技术革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许继海深有感触。
“我们不断增强创新投入的信心,很大层面上来自于不断加码的税费优惠政策。今年我们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830万元,节省了企业所得税424万元,这些税收优惠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极大缓解了高研发投入下的资金压力。这股税惠‘春风’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在加速创新的道路上‘推’了一把!”
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半导体产业用电子级多晶硅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承接数项国家及省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修订,是目前修订中的《电子级多晶硅》国家标准牵头修订单位。
如今,海外订单源源不断,提升资金周转速度成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抢抓发展先机,泉山区税务局梳理了与企业经营业务相关的税费优惠政策及办税指引,派税务干部专员上门“一对一”跟踪服务,用精准辅导推动税费优惠政策快速从“纸上”落到企业“账上”。
“资金就是企业发展的‘活水’,退税到账越快,对企业发展的助力就越大。”翻看账簿,江苏徐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雨可满怀信心,“得益于税务部门对出口退税的业务辅导,我们的资金链得到及时补充,也有更多的资金去改进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更多订单!”
税惠红利支持盘活了企业的资金链条,更提振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今年以来,江苏徐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并办理出口退税3258万元。
国家出政策,基层有落实。“税务部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将在‘政策落实’和‘便民服务’上持续发力,着力纾解企业困难,提升政策效能,努力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服务税收现代化新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徐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李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