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徐州经开区: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现代产业园区

金阳硅业异质结大硅片项目即将投产。本报记者 周杰 摄
江苏中能硅业生产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图片由徐凯轩提供
海伦哲高空作业车装配线。图片由徐凯轩提供
徐工焊接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图片由徐凯轩提供
天通凯巨铌酸锂大尺寸晶片正式量产。 本报记者 吴国乐 摄
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本报记者 孙博宇 摄
凤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本报记者 孙博宇 摄

本报记者 季芳

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天通凯巨铌酸锂大尺寸晶片量产,光通信领域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替代;赛摩智能首批“无人”重卡换电站下线,新能源制造领域开辟新赛道;重新“整装”上市的徐工机械一季度业绩高于同行业,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的徐州经开区,车间里生产红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突破,工地上施工繁忙,建设者们只争朝夕连续奋战。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台台机器轰鸣不息,处处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热潮。

以人才为核心集聚创新要素,以一流营商环境筑牢发展基石,持续激发“招大引强、培大育强、创新驱动”三大动力,加快构建“2+3”现代产业体系,徐州经开区正向着建设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现代产业园区奋力前行。

聚力引才留才 锻造“智慧引擎”

初夏的阳光照进驿站,为简约的房间平添了几分舒适与温馨。位于金龙湖畔的徐州经开区青年人才驿站里,经常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们在这里落脚、停留、追寻梦想的身影。驿站配套建设“驿之家、驿创吧、驿速帮、驿友圈”四大服务平台,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

以“彭城英才计划”为统领,徐州经开区深入实施金龙湖英才集聚工程,坚持以优势产业集聚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引领产业发展,建立“落户即资助、入选即奖励、成长即扶持”工作机制,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端人才项目、高成长人才企业的支持力度,国家和省、市重点人才工程入选数量质量连年攀升。

目前,徐州经开区共引进国内及发达国家院士6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51人、双创团队7个、双创博士52人。近两年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2人,省双创团队3个、双创人才20人、双创博士12人,全市领先;省“卓越博士后计划”1人,苏北唯一。

以育才用才壮大产业集群。徐州经开区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拓展人才链,深化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大院大所合作,组建领军人才团队,徐工传动、徐工液压等两个头部企业项目获批2700万元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团队,积极冲破“机、电、液、控制”技术应用与核心零部件产品方面的“卡脖子”技术,争创国家级高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中环领先半导体省“双创计划”郑加镇团队成功研发形成了输送年产10万片300毫米硅片的半导体单晶炉的生产规模,获得TCL科技18亿元战略融资;恩华药业省“333工程”高级专家许向阳团队自主创新药项目,成功获批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中枢神经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期满验收获评“优秀”。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促进一个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彰显。

为优才留才营造一流环境。徐州经开区积极构建“15分钟服务圈”,除青年人才驿站外,还在高铁商务区筹建人才之家,配套建设人才综合服务中心、人才社区,打造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

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连续3年提供共计1100余套人才房,累计补贴资金2880万元,今年预计提供260套房源,不断提升人才出行、住房、就医和子女教育的便捷度,以一流生态集聚更多一流人才。开展金龙湖青年人才培育行动,吸引更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近3年累计发放大学生招引政策补贴资金9803.98万元,受惠企业137家,补贴大学生6326人次。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为园区上千家企业提供各类人才招引、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优化人才在徐州经开区创新创业环境,为人才生态“强磁场”增势赋能。

聚力惠企利企 厚植营商沃土

“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现项目改造、建设正有序推进。”5月5日,在徐州经开区重大产业项目推进群,威拉里新材料及3D打印项目负责人赵克清分享了最新的项目进展。4月14日,该项目拿到了徐州首例带资产挂牌出让地块的不动产权证,4月15日,项目即开工。

“受理当天就取得了环评批复,这速度,我都有点儿不敢相信……”上月底,在徐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江苏恒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看着已办理好的环评手续,连连感叹。徐州经开区通过“店小二+规划师”创新举措,预审研判项目建设审批各环节事项,提前准备,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也让辖区项目建设审批平均提速75%。

在徐州经开区塔吊林立的工地上、拔地而起的厂房间,“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的字眼总会不时映入眼帘。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徐州经开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要素”“第一品牌”,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务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在全市率先推行“e窗行”改革,在“一门、一窗”的基础上,加快破解“一网通办”瓶颈制约,将市场准入、投资建设、社会民生3大领域、4类业务、近800个许可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实现了业务“大综合”,服务任“一窗”,办件共“一网”,催生了“店小二肩并肩服务、规划师一对一策划”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在淮海经济区首家线上智慧登记系统,申请人只需对申报的经营主体名称、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进行自主申报、自行承诺,智能审批系统即可自动比对,实现“秒批”,构建了“全时段”政务服务体系。

以最强政策赋能企业,激发产业新动能。徐州经开区先后制定出台了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七条、企业培大育强五条、“四上”企业培育六条、增资扩股和技术改造八条、金龙湖英才计划九条、创新驱动及智能化转型十条等6个方面45条惠企政策,涉企部门人人都是“服务员”,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供给、事无巨细的贴心服务 ,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形成企业发展红利。

“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靠前靠前再靠前,服务服务再服务,共同推动项目一步不松向前赶。” “有什么困难及时和我们联系。”“还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吗?”……在徐州经开区,企业“请进来”服务“终身制”,所有招引项目均实行全生命周期服务制,从签约到落地发展,“店小二”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代办、领办、帮办,“自家人”形象已深入到企业心坎里。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店小二”。和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汇聚起徐州经开区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现代产业园区的强大合力。

聚力招大引强 加快产业升级

4月25日,第四届徐台两岸金龙湖恳谈会再次相约金龙湖畔。100多位客商及嘉宾齐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富港电子手机零部件、强茂电子半导体封装等7个产业项目签约徐州经开区。

不断深化对台合作,打造台企项目招引落地的品牌阵地。自2018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已成功举办了3届徐台两岸金龙湖峰会,台湾电电公会在徐州经开区设立了淮海经济区唯一一个联络处,徐州·台北交流会、“台企—徐工”对接恳谈会等先后举办。台湾正崴、信邦电子、强茂半导体、奎斯德光电、统一实业等一批台资企业纷至沓来,徐州经开区正日益成为台商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抓发展就要抓招商,抓发展必须抓招商。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坚定不移大招商、招大商,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1月9日,徐州经开区、兰德集团有限公司淮海经济区总部项目签约活动举行,由此也吹响了徐州经开区新一年项目招引、签约的“冲锋号”。1月13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三角投资恳谈会在苏州举行,涵盖高端工程机械、新能源、医药健康等产业,总投资65亿元的10个重大产业项目在此次恳谈会上签约。

北京、深圳、合肥、郑州……在拼搏的春日里,徐州经开区一个个专业小分队、各镇街,迅速进入招商引资冲刺状态。

聚焦“一大两高”欧美企业,以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为主线,依托自主招引且落地的诺玛液压、力源液压资源优势,充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力争在工程机械上再出新成绩,在50亿级及百亿级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推动中信创新型细胞治疗医院、谱新医药CDMO平台的洽谈进度,尽快实现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落户徐州经开区;全力推进环太汉默、威拉里等落地的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连月来,欧美招商分局、生命医药健康招商分局等一个个招商分队紧盯目标、迅速出击、积极对接,以拼抢的姿态大抓招商。

2022年,徐州经开区当地成功招引两个百亿级项目,工业增加值增速、工业投资增速由大幅落后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进出口增长30%、占全市比重超过40%,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

“围绕经开区‘2+3’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我们全力以赴。”徐州经开区招商局副局长袁晓表示,积极抢项目、引投资,以招引大项目支撑产业大发展,今年以来,徐州经开区各招商小分队联手各街道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强、行业前5强持续发力,全力推进弘元新材料光伏产业一体化制造基地、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中能硅业4.6万吨颗粒硅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见效”的良性循环,确保形成“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投产一批、转规一批”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聚力培大育强 做强“硬核”支撑

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明天的大发展,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

4月29日,“五一”假期的第一天,徐州经开区对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弘元新材料、徐工叉车绿色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天通凯巨大尺寸射频压电晶圆项目、天宝延锋汽车智能面板饰件项目等7个新建(新投产)重大产业项目进行了观摩推进。进车间、下工地,察进展、解难题,观摩团边看边议、互学互鉴,推动“一大两高”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快发展、快升规。

坚持以项目为王,以项目建设带动园区发展为内生动力,徐州经开区全力构建“2+3”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做强工程机械“一号产业”,聚焦工程机械整机及核心零部件,打造2000亿元规模的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做大新能源产业,聚焦光伏、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方向,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做优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聚焦创新药板块,打造有竞争力的300亿级产业集群;做特集成电路及ICT产业,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及封测等关键环节,打造200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2023年,徐州经开区共计编排了年度投资358亿元的110个重大产业项目,其中,市级重大项目29个,年度投资216亿元。

与此同时,徐州经开区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倾力呵护企业成长、聚力培大育强,持续做强企业梯队。

通过建立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企业库,徐州经开区持续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徐工集团稳居全国行业第一,大力培育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恩华药业、金阳硅业等一批百亿级、50亿级企业。支持圣邦机械、浩通新材料、永康电子等企业加快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组建上市企业服务专班,精心培育徐工汉云、瑞马智能、巴特机械、威拉里新材料、华恒新能源、好欣晴移动医疗等上市种子企业,力争到2025年徐工集团进入全球行业前两强,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占据价值链中高端的品牌企业。

目前,徐州经开区已累计拥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5家,省级示范智能工厂1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省级首台(套)装备40余个,是江苏省首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

在徐工机械、恩华药业、海伦哲、赛摩智能、浩通科技、苏能股份6家上市企业的基础上,全市第一家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江苏鑫华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9月已通过省辅导验收;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11月已报省辅导。

聚力科技创新 澎湃核心动力

5月8日,位于徐州经开区的天通凯巨科技有限公司铌酸锂大尺寸晶片正式量产。光通信领域关键原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化替代。徐州经开区又一个高科技含量项目进入发展快车道。

围绕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加快在新能源和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创新布局。5月11日,赛摩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批无人重卡换电站下线并投放市场,全程无人化操作,换电仅用时3分钟。

工程机械的一种液压设备进口需要260万元,交期在6个月以上,国产化后,价格下降了一半,一个月就能交付。江苏省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创新中心正集中攻克高端工程机械传动、液压、控制和新能源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高端装备下一代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支撑建设世界级工程机械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创新中心已吸纳了62家联盟成员,包括主机企业5家、核心零部件企业29家、高校院所24家、基础材料企业4家,股东及联盟单位覆盖工程机械行业50%以上国家级创新平台,已集中攻克了一批“卡脖子”难题,拥有各项专利近200项,是国内首家、江苏省唯一一家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省级制造业中心,下一步将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

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式增长,徐州经开区持续聚焦科创平台建设、突出企业主体培育,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江苏省中枢神经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优秀等次通过验收,7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库,新建5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氪创新中心获批省级众创空间,获批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21家企业上榜2022年“徐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50强”。长三角国创中心细胞治疗药物研究所、浩通新材料联合创新中心、威拉里联合创新中心上月成功签约,融入长三角国创中心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徐州经开区还积极创建国家高端工程机械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细胞治疗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设院士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集芯半导体硅材料专研所,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引进双创人才、领军人才、专门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无缝对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三大计划”,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形成“雏鹰—瞪羚—独角兽”等科技企业培育体系。

让中国式现代化经开区新实践可观可感,奋力建设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园区,徐州经开区人正全力以赴!

标签: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