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德鹤 林雪 颜子舒
在第十六届夏季残疾人奥运会上,14名邳州籍运动员战果辉煌:19金2银1铜,为国家贡献近20%的金牌数。
【资料图】
如果说奥运会是人类对运动极限的挑战,那么残奥会就是人类对意志和精神极限的冲顶。在邳州籍残奥运动员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又一场精彩对决,更是一个又一个令人由衷赞叹的奇迹。
奇迹背后是拥抱生命的乐观心态。
生命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残奥会赛场上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残缺”的美,但正是从残缺肢体里迸发出的无限能量,才更撼动人心。
残奥会赛场上的14名邳州籍运动员,冲破身体的局限,挑战所有不可能,用不完美的躯体追逐并实现自己的梦想。下肢重度残疾,冯彦可在轮椅上用银剑为中国夺得第二金、为江苏夺得首金;队内残疾程度最重,冯攀峰却用乒乓球拍左挡右杀挥出精彩人生篇章;不能行走,胡丹丹在举重赛场上以50公斤的娇小身躯“举”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他们用自强不息奏响了激昂的生命之歌,用攻坚克难书写了残奥赛场“神话”。
拼出奇迹
下肢瘫痪,便坐下身躯,立起灵魂。
冯攀峰做到了!
2021年8月28日,冯攀峰在男子单打TT3级比赛中以3比2的成绩战胜德国选手夺冠,这是冯攀峰摘下的第四枚残奥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再次实现该项目的卫冕,成为残奥会乒乓球男单项目“四冠王”!
在轮椅乒乓球五个级别中,轮椅TT3级别属于残疾偏重。这意味着,冯攀峰的两条腿完全没有力量,够球时会直接趴在台子上,腰部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他的残疾程度在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最重。
追梦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在训练中,数不清多少次,冯攀峰从轮椅上翻倒在地,手掌和膝盖经常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特别是在夏天,汗水与血水一次次地打湿球台,手臂常常举不起来,吃饭都成问题。
放弃吗?不!练一次不行就练两次,两次不行就练三次,冯攀峰咬紧牙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的技术越来越纯熟。在比赛时,他反应敏捷、应对极快、回球迅速,与身体的重度残疾判若两人。
冯攀峰变了,在家人的眼中,那个内向、低调、喜静的他变得乐观、开朗、坚毅;在队友的眼中,那个重度残疾、够不到球台,经常摔跤的他变成了技术全面、遇到再强的对手也绝不服输的榜样。
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在很短时间里,冯攀峰就在国内和国际残疾人乒乓球比赛中崭露头角。
2008年北京残奥会,第一次代表中国出征残奥会的冯攀峰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就遭遇到劲敌——雅典残奥会冠军。比分咬得很紧,直到第五局,冯攀峰在大比分2:3落后的情况下,小比分也落后于对手。就这样止步北京残奥会吗?冯攀峰紧张了起来,他下意识回头望了一下身后的教练,教练冲他点了点头。冯攀峰知道,排除一切杂念,专注每一个球,他才有转败为胜的希望。他闭上眼,脑子里回想下一个球的落点,再次睁开眼时,冯攀峰的眼神中充满了斗志。一个个漂亮的回球、绝杀,让冯攀峰迅速掌握了比赛的节奏。在他咄咄逼人的扣杀中,雅典残奥会冠军的心理防线被击垮。冯攀峰冲进四强。带着这种“两强相遇勇者胜”的拼搏劲头,冯攀峰一路过关斩将,将北京残奥会男单金牌收入囊中,那也是他的第一块残奥金牌。
征衣未解再跨鞍,重整行装再出发。
2012年,冯攀峰参加伦敦残奥会,获男子TT3级团体、单打两项冠军。2016年里约残奥会,他顽强作战,再次获得TT3级单打和团体2枚金牌。
训练是残酷的,冯攀峰却总能在痛苦中开出美丽的花,“练球的过程是枯燥的,但听着球拍和球‘乒乒乓乓’的声音,我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在舞动。”
在球场上,冯攀峰张扬着、释放着、拼搏着……球场就是他人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就是强者。
和冯攀峰一样,薛娟参加的也是TT3级别的比赛,在2021年8月东京残奥会夺金后,10月全国残运会再获三冠。
在薛娟的故事里,与乒乓球的相遇纯属偶然,但在成长为残奥冠军的道路上,却与冯攀峰如出一辙,故事里浸透了奋斗的泪、洒满了牺牲的血,故事的关键词都叫拼搏!
2006年,刚离开家乡的薛娟去邳州残联办理残疾人证时,正巧碰到一位江苏残疾人乒乓球队的教练在选队员。抱着试试的心态,薛娟参与了测试。那时,她身下坐的是一辆重达20公斤的二手轮椅,行动起来特别不方便,本来没有抱任何希望。可奇迹发生了,2007年大年二十九的那天,她忽然接到了教练的电话,“尽快赶去省队,现在就剩最后一趟晚班绿皮火车了。”
那一瞬,生命被点燃;那一刻,未来值得期待。
可满怀希望的薛娟一入队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因为腰部植入钢板、脊柱弯曲,薛娟被划入轮椅TT3级别,与队里其他运动员相比,她的残疾程度高,年龄偏大。她知道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拼了!每天逼自己练满8个小时,队里集中训练只有5个小时,她就在晚上加练3个小时,反复练挥拍、正手、反手,把动作一个个刻在自己的记忆里。
在不知不觉中,薛娟爱上了拼搏的感觉,好像有一股股力量源源不断输入体内,让人变得强大而自信,同时,恐惧又与日俱增,她怕打不好被“赶回家”。
薛娟手上的老茧换了一层又一层,她用无数次的挥拍再次证明了“我们都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东京残奥会上,薛娟斩获金牌2枚,在全国十一届残运会上更是一举拿下3枚金牌。
凭着这种锲而不舍、超越磨难的精神,冯攀峰、薛娟、刘静、周影、闫硕、李倩、张变、曹宁宁、周景景等邳州籍运动员,用汗水和拼搏,用一个个金灿灿的奖牌,展示了生命的无限生机。
在东京残奥会的奖牌上,刻着岩石、花朵、树林、绿叶与流水,这些图案代表着大自然中最顽强、最勃发、最张扬的生命力,它们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就有如这残缺的身体蕴藏的巨大能量。
敢拼搏,谁都了不起!
如今,从邳州走出的残疾人运动员已参加过国内外各种大赛,累计摘取奖牌近千枚。除东京残奥会创下的辉煌战果外,2004年雅典残奥会获首金,2008年北京残奥会夺得9金,2012年伦敦残奥会夺得12金,2016年里约残奥会夺得19金。
拼出新生
邳州,一座位于苏北的县级市,缘何能走出这么多冠军、夺得这么多奖牌?
在参加第十六届残奥会的15名邳州籍运动员中,有10人均来自一个地方——邳州市“希望之家”。就是这个“家”,给了从小残疾的他们以“希望”,让他们重获新生。
在位于邳州市运平路的“希望之家”体育馆里,墙上悬挂着10名残奥会冠军的巨幅海报,馆内一个大大的荣誉柜里存放着众多残疾人赛事奖牌。在这里,仿佛可以看到20多年前,有一群孩子克服身体上的缺陷和疼痛,挥汗如雨、刻苦训练、日复一日……
这个给残疾儿童以“希望”,使他们涅槃重生并成为“冠军摇篮”的“希望之家”,传奇色彩颇浓。走近它,就绕不开一个名字——张辅世。
时任当地卫生局副局长的张辅世,在多次下乡调研时,目睹了很多残疾孩子的生活不便和给家庭带来的困难。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康复机构。
1993年春,张辅世开始运作这个埋在他心里很久的想法。他东奔西走坚持不懈,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年12月1日,邳州康复中心“希望之家”正式成立。作为当年国内唯一一所专门针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心,“希望之家”主要对10岁以下脑瘫、肢残、智残、孤独症等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和教育。当年,首批90名双下肢瘫痪的孩子住进了这所特殊的学校。
“希望之家”在邳州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患儿离开父母选择到此康复治疗。很多中小学老师退休后,都主动到此做志愿者。
2011年,张辅世老人去世后,他的儿媳郭贞接过接力棒。“爱心之家”也在郭贞手中继续茁壮成长,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残疾患儿获得重生。
1988年出生的冯彦可小时候因患脊髓灰质炎导致下肢重度残疾,他从6岁开始在“希望之家”接受康复训练。
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冯彦可平时勤奋好学,想早点掌握谋生技能,分担家庭负担。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块海绵,给什么就努力吸收什么。”除了文化课程外,冯彦可还学习乐器和体育。
2003年,他开始在校接受轮椅乒乓球项目练习。在乒乓球教练衡新的耐心指导下,冯彦可刻苦训练,进步很快,不仅在省残运会上崭露头角,还顺利入选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2005年,他代表国家出征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乒乓球比赛。
冯彦可的运动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由于他的乒乓球运动级别与本省其他运动员雷同。2011年冬,他下决心转入省轮椅击剑队训练。在庄杏娣教练的悉心指导下,冯彦可再次用拼搏和实力证明了自己。2015年,他参加全国第九届残运会,获男子佩剑B级个人金牌。2016年里约残奥会,冯彦可第一次入选中国残奥军团即在男子花剑B级个人比赛中力克群雄,夺得冠军。
夺冠后,冯彦可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告诉了父亲,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哽咽了,当初送孩子去“希望之家”只是想让孩子多读一点书,做梦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孩子会成为残奥冠军。
从“希望之家”走出去参加东京残奥会的十余名运动员,大多和冯彦可有着相似的经历。一开始,大家进入机构的目的,都是“终于能有一个地方进行康复训练、学习文化知识了”,没想到,通过个人努力以及机构的专业训练,越来越多的学员快速成长为优秀运动员。
“希望之家”的“运动特色”始于2000年,当初让孩子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逐渐发展成为一批特色体育项目,如轮椅乒乓球、轮椅击剑、举重等6大重点项目。
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难度可想而知,必须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做常人不能做的事。
那时候,乒乓球训练场所是一个彩钢瓦搭起来的大棚,夏天热冬天冷,冬天是队员们最难熬的日子。他们双腿残疾,血液流通不畅,队员们要比常人承受几倍的痛苦。“好多队员都有冻疮,有时候一挥手,血水就甩到对面去了。”每次回忆至此,中国残奥乒乓球队教练组组长衡新都心疼不已。
从站起来到走出去,从父母的包袱变成骄傲,“冯彦可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他们通过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通过教练的呵护教导和自身的不懈努力,终于实现梦想、学有所成。
不抛弃、不放弃,残疾儿的希望之路,党和群众共同筑就。近年来,邳州市累计投入5亿多元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为给残疾人运动提供发展平台,邳州与省残联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合作共建了江苏省残疾人乒乓球队(邳州)训练基地,承接了全省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任务。同时,邳州构建市镇有活动、村和社区有活力、康复机构及残疾人之家有文体比赛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拼出精神
运动员的目标永远是升国旗、奏国歌!
东京残奥会比赛首日,冯彦可夺得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B级金牌,为江苏军团斩获首金。紧接着,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女子佩剑个人A级金牌、女子举重50公斤级金牌、乒乓球男子团体MT3级金牌、乒乓球女子单打第1~2级别金牌……邳州籍运动员们一次次登顶摘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顽强、坚韧,更向大家展示了拼搏超越的体育精神。
今年33岁的胡丹丹是国内唯一一位在轮椅乒乓球、轮椅网球、举重三个大项的国际、国内比赛中均获过名次的传奇运动员。
胡丹丹出生于邳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造成双下肢残疾。11岁时,她进入邳州“希望之家”。最初学打轮椅乒乓球,得过团体世界第三名的好名次。2003年,为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她被征选,改练轮椅网球。
2009年,已经20岁的胡丹丹再次从零开始,改练举重。运动天赋极高的她很快掌握了举重要领,成绩不断提高。2016年9月9日,她在里约残奥会女子举重45公斤级比赛中斩获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奖牌,是荣耀,更是残疾人向多舛命运奋力喊出的生命最强音!
里约残奥会夺冠凯旋后,胡丹丹当上了妈妈,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但艰苦的训练却从未停止。孩子出生3个多月时,她恢复训练了。
“我们一堂课平均3个小时,都平躺在训练台上,全凭上肢力量,举杠铃160下,每下80公斤。也就是说,3个小时要举1.28万公斤!”胡丹丹叙述着自己的“日常”。训练结束后,还有一套针灸、按摩、电疗的恢复课等着她。一年365天,休息日屈指可数。过去十多年,她一直这样坚持着。
“我不否认有一点点运动天赋,但成功来自100%的奋斗和努力,不奋斗就是浪费天赋!”在胡丹丹看来,她人生中经历的每一个角色都很艰难,每一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总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激励着她。
“当我站上东京残奥会最高领奖台、奏响国歌的那一刻,我才发现,那些咬牙坚持和努力的日子是生命送给我最闪耀的勋章。”胡丹丹饱含深情地说。
就像胡丹丹给儿子取的结结实实的小名儿——“大力”一样,她认为无穷的力量代表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才是人生不断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东京残奥会赛场上,邳州籍运动员不仅收获了荣誉,也赢得了尊敬,一个暖心举动让人动容。
2021年8月25日,轮椅击剑女子佩剑个人赛A级金牌赛战罢,边静击败格鲁吉亚选手尼诺夺得中国代表团第三枚金牌。当看到对方离开时不太方便,她主动上前帮助推轮椅。这一举动被媒体赞誉为残奥精神的最好诠释。
在边静的理解中,残奥精神不仅是运动员之间团结互助、友谊关爱,更是不畏艰难的精神、永争第一的态度。
1988年,边静出生于邳州市邳城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岁时,她因患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2006年9月,她进入邳州中等专业学院就读电子商务专业。
2008年夏天,北京奥运会开幕。放学回家的边静打开电视观看奥运会直播,中国女子击剑运动员谭雪的身影一下子吸引了她的目光。“那身衣服、那把剑,尤其是女运动员在赛场上释放出的那种霸气,都让我感觉特别飒,我一下就喜欢上了击剑这项运动。”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现在的队友、师姐——周景景。周景景将她引荐到上海轮椅击剑队。没有运动基础,更没有击剑经历,自己能否顺利走上这条路?边静心中也非常忐忑。3个月的磨合试用期后,本不抱太大希望的边静,却得到了教练的肯定,这让她倍加珍惜。
夏天时,球馆酷热难耐,就算汗流浃背也一刻不停;冬天时,手被冻裂,但只要能拿起佩剑,谁也甭想劝她停下……训练时,伤病不断,挑战和困难不止,为了坚持下去,边静每天早上起来都给自己打气,给自己加油,然后再拿着剑练刺靶。
就这样,边静用她的韧劲和拼搏圆了自己的冠军梦——2010年全国锦标赛女子佩剑个人金牌、2011年加拿大世界杯女子佩剑个人金牌、2013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女子佩剑个人金牌、2021年日本东京残奥会女子个人佩剑金牌……边静用一枚又一枚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她说:“我们不能改变命运给我们的不幸,但我们可以改变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一点,乐观一点,生活的路可以更宽广。我虽然坐在轮椅上,但是我与你们一样,坚强地站着!”
自强不息、勇争第一从来都是残奥运动员的不懈追求。
心有暖阳,无惧人生沧桑。残奥运动员并没有因为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在逆境中奋起拼搏、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困难中有了“拥抱生活、无惧风雨”的生活热情,才会在自强不息、砥砺奋发中磨炼出了超乎常人的意志品质。
人生因梦想而奋斗,因奋斗而精彩。自强不息、勇争第一的精神,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光阴无法快进,时间没有倍速,唯有每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每一颗勇争第一的心,才能为生命的精彩标记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