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云 蔡洁 通讯员 程凯
1月26日晚,正值春节假期,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大气巡查,执法人员检查了市区北部玻璃行业安全生产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等情况,针对现场发现的环境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求企业立行立改。
刚刚过去的2022年,徐州空气质量实现总体持续改善,年度PM2.5浓度降至39.5微克/立方米,年均浓度同比下降5.5%,历史上首次降至“30+”阶段。
(资料图片)
面对气象条件不利、内源排放总量大、疫情影响反复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个来之不易的“39.5”,是如何跑赢的?
“协同”挖“潜力”
1月28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向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万余名干部职工“云拜年”,为徐州生态环境工作加油鼓劲,并着重表扬了丰县空气质量的改善。去年,丰县PM2.5浓度改善幅度位列徐州第一、全省第二,这对处于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且产业结构重、大气扩散条件差的丰县来讲很不容易。
2022年,丰县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
当24小时PM2.5平均浓度低于75微克/立方米即为达标,低于50微克/立方米即为“优”。据市生态环境局统计,2022年度徐州PM2.5浓度降至39.5微克/立方米,特别是在4月至10月,连续7个月单月PM2.5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成绩取得来之不易。
春节假期的一股冷空气过后,最近徐州蓝天频现。然而,并不是天空越蓝就代表空气质量越好,也可能意味着臭氧浓度增高。
臭氧是由进入到大气中的NOx(氮氧化合物的总称)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属于大气二次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随着近年来徐州不断加大对PM2.5的治理力度,空气能见度逐渐提高,但臭氧难以被辨识,给预防和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如何降低PM2.5浓度和臭氧?徐州采取“协同治理”的办法。
围绕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丰县先后对县经济开发区、常店电动车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并达标排放,同时会同属地政府取缔“散乱污”企业,联合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开展扬尘污染防治、餐饮油烟专项检查。
按照“源头替代、过程管理、末端治理”原则,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并实施了臭氧和PM2.5协同治理“30条”措施,对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面源进行污染防治,要求涉VOCs企业实行“错峰生产”,同时对主城区道路积尘严加考核。
“十四五”把优良天数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约束性指标,臭氧控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王吉峰称,协同治理不但有效遏制了臭氧污染,也深度挖掘了PM2.5削减的潜力。今年徐州将继续坚持从源头治理,围绕扬尘、VOCs和深度减排3个方面挖掘空气质量改善空间,加快智慧工地建设,提升扬尘治理水平,以 VOCs 削减为手段遏制臭氧污染。
“大户”削“内源”
1月8日,徐州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管控期间,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胶粘带生产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三条生产线未按照要求落实停产,遂按相关法规进行查封。
空气质量改善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需要继续对症下药,瞄准“重点”,精准治污。
思路既定,实招频出。
先是抓住“重点大户”。市生态环境局抓住“内源削减”这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最大存量,编制出全市深度减排企业清单,涵盖电力、钢铁、水泥、焦化等33家排放大户。通过持续优化“重点大户”企业NOx等污染物小时排放浓度,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削减内源排放。
对于徐州建滔能源有限公司来说,环保是一份社会责任。这家煤焦化综合型企业位于丰县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投资6300万元用于建设环保设施,实现废水零排放,焦油、粗苯残渣、煤焦粉尘等各种废渣综合利用不外排。
其次是抓住“重点时段”。徐州结合年、月、日颗粒物浓度特点,重点抓住第一季度、第四季度,尤其是1月、2月、11月和12月,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实施深度减排、强化扬尘治理,深度挖掘颗粒物下降空间。夜间也是重点时段,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通过实施深度减排、加强走航溯源等举措,压降该时段浓度。
“针对重污染天气,我们会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通过优化脱硫脱氮设施、运行除尘等环保设施,压降氮氧化物排放,从50微克/立方米的国家超低排放标准降到18微克/立方米以下。” 江苏华美热电有限公司环保部副部长石涛表示,作为“排放大户”,有义务把握好电力保供与降碳减排的关系。
“重点工程”也要常抓不懈。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经编制出了2023年度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包括VOCs源头替代,VOCs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绿岛”项目建设,生物质电厂、锅炉改造等,推进大气工程削减污染物排放,助力环境空气质量提升。
“高值”见“战术”
“您好,师傅,停车等待时请熄火,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谢谢配合。”去年,在徐州金龙湖街道鲲鹏路北延段高速货车接驳点,司机师傅经常听到这句话。
当时,鲲鹏路徐州农业科学院大气国控站点NO2数值明显偏离市均值,PM2.5同步升高,金龙湖街道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立即对周边污染源开展排查,发现临近农业科学院国控大气站点的鲲鹏路有大量货车排队等待进入接驳点,部分车辆长时间怠速排放的尾气,导致局部地段污染物浓度升高。他们紧急印制了一批《“停车熄火,减少怠速”倡议书》,由工作人员对进入接驳点的货车司机逐一发放、提醒、解释,引导司机停车熄火,节能减排。
后来,“停车熄火”这四个字成为待接驳货车司机的“习惯动作”,接驳点车辆尾气排放得到明显改善,国控大气站点数据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是衡量蓝天保卫战成效的一把尺子。
去年上半年,针对黄河新村、农科院、大泉街道等国控站点空气质量数据偏高的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制定首季度、二季度国控站点“对标进位”提升方案,将这些站点纳入重点帮扶对象,进行溯源排查,形成问题清单,编制“一个站点一个方案”。
整改中,泉山区投资200万元在黄河新村5栋居民楼安装了27台餐饮油烟集中收集处理器,将油烟集中收集起来进入净化设备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效果显而易见:4—6月,黄河新村站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分别为2.5%、18.1%、19%,对全市空气质量实现了由反向“拉平均”到正向“作贡献”。
大气治理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不能有丝毫松懈。“高值会战”成为徐州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一大实招。一方面,紧盯各国控站点小时浓度,一旦发现异常高值,便第一时间同属地开展溯源排查,在最短时间内将浓度恢复到合理区间;另一方面紧盯企业在线数据,发现超标或异常立即开展核查,排查分析原因,责令企业整改,去年全市全年累计核查企业600余家。
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源头治理、科学治理,不断提升精准治气水平,通过一天一天努力、一微克一微克争取,全力压降污染天,合力守护彭城蓝。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绿色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