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世界聚看点】车轮,一路向前

本报记者 闫琦


(资料图片)

1名组长,12名驾驶员,三辆转运大巴,28个月累计行驶90余万公里。

零事故、零感染、零投诉,安全转运近4000人。

大巴驶过, 里程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 车窗外的风景随季节变换,不变的是由徐州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精干力量组成的专班交通组战胜疫情的责任担当和坚定信心。

一瓶药,他顶了两个月

2022年8月15日,晨6时许,昆山市花桥镇。王浩安在晨曦中睁开双眼,摁亮电灯。

作为一名专班汽车驾驶员,王浩安的生物钟早已“重置”。

他起身烧了壶热水,抿一小口,服下一粒药。

王浩安没敢多喝水。从昆山到徐州,往返需16小时。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转运驾驶员全程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

穿好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系好安全带,握紧方向盘,9时30分,王浩安平稳地启动大巴车,按照指令执行一批境外返徐人员的转运工作。

8月3日16时30分,王浩安左下腹突然感受到一阵剧烈的疼痛。医生诊断为肾结石,马上为他施行了碎石手术。手术并不顺利,一粒小石头被卡住了,医生只得给他先放了一个支架,并嘱咐他一个月后来取出。

一周后,专班交通组组长毛金建打来电话:“小王,这一批驾驶员马上要换班返徐了,你怎么样?现在我征求你的意见。”

“如果我不去,刚刚结束上一轮接驳任务的驾驶员就得连轴转,我不会临阵脱逃的!”王浩安答复。

揣着药瓶子,王浩安如期抵达昆山驻地,开始了新一轮的转运接驳任务。

此前,医生嘱咐一个月后来取出支架。这一次,王浩安未遵医嘱。

“什么是坚持?就是一天,又一天!告诉自己,疫情终将过去,曙光不会缺席。”近日,王浩安的朋友圈更新了一条信息。

两年多,他只回了两趟家

“总里程能环绕地球赤道22周。”从1数到22,毛金建用了28个月。

昆山到徐州,来回约1200公里。28个月里,交通组累计出车763趟。这些数据里,有驾驶员的风雨兼程,也有专班交通组组长毛金建日夜不休的牵挂。

2020年7月31日,毛金建赶赴昆山,入驻指定地点,接受专业培训和全封闭管理。8月3日,正式启动接驳任务。

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只回了两趟家,还是因为家中有重大变故。

“一忙起来哪顾得上数日子。”毛金建说,他已在驻地度过了两个春节和三个中秋节。他最珍贵的节日礼物,就是6岁的外孙来自千里之外的视频问候。

毛金建特别爱干净,驻地房间的床头柜被他擦得一尘不染。阳光洒进屋里,像一束亮闪闪的金线,串联起他离家出征的800多个日日夜夜。

床头柜上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列出每一天的工作清单:协调车辆和隔离点信息、安排转运批次、向省疫情防控交通组报送每日车辆信息,组织好待转运人员乘车……

毛金建所在的驻地到执行转运接驳任务的花桥国际博览中心,距离35公里。他每天还负责驾驶通勤车,接送驾驶员往返其间。

“重任交给你了。”毛金建至今仍记得市外办负责人当时对他的嘱咐。

“必须圆满完成任务!”他坚定地答道。

穿和脱,他练了数百次

防护服,口罩、隔离面罩,手套、脚套,穿脱这些防护装备,让徐亮在专班交通组里成了“明星”。

省疫情防控专班定期组织穿脱防护装备的演练,每月还会随机抽查一名驾驶员,在驻地通过视频参与演练。

演练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内容涵盖了穿脱过程中的用物准备、手卫生、穿脱步骤、注意事项、防护要点等全部环节。

“规范,熟练!”徐亮三次代表徐州参加演练,受到省疫情防控专班的好评。

2020年12月10日,徐亮完成首次转运任务后,给儿子发了一条信息:“脱防护装备比穿更难,每个环节,必须非常清醒,刚开始慢一点,反复练习,老爸一定会进步。”

“取防护服时,注意避免与地面接触”“穿着的同时检查是否漏气”“穿防护服时务必牢记贴好密封条”“手套佩戴时需检查密封性”……徐亮严格按照要求反复练习,尽管练习了数百次,但完成整个穿脱流程也仍需要20分钟。

“规范比速度更重要。”徐亮说,穿脱防护装备的步骤中,“手卫生”出现的频次最多,特别是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每进行一步都要及时用消毒液消毒双手,保持手卫生。

目前,转运专班交通组的接驳工作仍在继续。王浩安取出了支架,正在等待重返岗位;毛金建仍坚守在昆山,每天在重复的工作中迎来新的一天;徐亮利用轮休时间,一遍又一遍练习穿脱防护装备;10名驾驶员夏德超、李传朋、蔺光路、倪明辉、李永民、张亚吉、魏廷雨、刘广兴、仇文佳、曹智刚,不是正在执行任务就是在等待执行任务。

寒冬定会过去,疫情终将结束。

当任务圆满完成的那一天,当他们回首这逝去的800个日夜,一定会为自己的选择心生骄傲,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坚守心生自豪!

标签: 反复练习 工作要求 按照指令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