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农香徐来”拓宽农民致富路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记者 蔡思祥)贾汪煎饼、邳州黑蒜、蟹田稻米……各种极具徐州区域特色、包装精美的农副产品,让农展会变身为徐州“舌尖上的博物馆”。展会上,我市还推出了徐州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 “农香徐来”,通过农展会效应,一条以品牌兴产业、壮基地、拓市场、增效益、富百姓的新路子正在形成。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徐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冷暖适中,发展错季蔬菜、设施农业,种植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条件得天独厚。徐州牛蒡种植规模居全国前列,设施农业面积、蔬菜面积、水果产量、肉类产量、牛奶产量等指标稳居全省首位,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全省第二。沛县黄皮牛蒡、沛县狗肉,邳州白蒜,新沂水蜜桃、邵店板栗,铜山金杏、棠张桑果、沙塘韭黄,贾汪大洞山石榴等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沛县牛蒡、丰县苹果、新沂水蜜桃、贾汪大洞山石榴获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丰县牛蒡、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等6个区域公用品牌、22个产品品牌成功入选江苏农业品牌目录;经过多年发展,徐州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了一定知名度,但仍有一些农产品品牌“藏在深山人未识”。

“绝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首选的都是大品牌。”沛县彭源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凤华说,该公司牛蒡、山药均来自自家有机种植基地,优质产品“叫好不叫座”,销售量大,但品牌附加值提不上来,一直是企业面临的窘境。

“单靠企业自身做宣传、拓市场、增销路,在资金、经验、精力上都力不从心。”张凤华说。

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徐州启动“农香徐来”市域公用品牌战略,用“农香”表达徐州农业强、品质高,用“徐来”点名品牌归属地。用“彭城有礼,农香徐来”,将徐州特色农产品汇聚在一面旗下,组团突围。

“‘彭城有礼’文化意味浓厚,彰显徐州人的热情和担当,又蕴含彭祖养生文化且朗朗上口。标识中的印章也是徐州的文化标签之一,印者信也,以此表现徐州农产品的过硬品质。龙乃华夏图腾,龙形玉佩是徐博镇馆之宝,把龙作为标志元素之一,彰显徐州农业之地位。把汉代建筑之形融入标志之中,为品牌注入历史文化底蕴。”媒体推介人介绍说,“鼎,古之炊具。表达徐州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鱼和麦穗蕴含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品牌标志采用‘徐’字形,具有极强的辨识度。”

“‘农香徐来’品牌标志古朴大气,又意味深长,完美展示了徐州农业的内在文化和产业价值。”江苏师范大学三农研究所主任王峰博士表示,“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企业要一心抓生产、搞研发,利用好‘农香徐来’。”

标签: 品牌标志 设施农业

  • “农香徐来”拓宽农民致富路 本报记(记者蔡思祥)贾汪煎饼、邳州黑蒜、蟹田稻米……各种极具徐州区域特色、包装精美的农副产品,让农展会变身为徐州“舌尖上的博物...
  • 世界讯息:“小问卷”服务“大民生” 本报记者蒋新会通讯员胡晓璐王晓晴“往年我们家一到雨季就被淹,年初我在手机上填写了民生实事问卷,希望能改造我家这边的泉河西大沟,...
  • 天天热议:推动『宝货入徐』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郑微凤县大红袍花椒、眉县猕猴桃、千阳红苹果……近日,8大类极具宝鸡特色的千余种农产品来到徐州,让徐州市民在家门口品味“宝...
  • 全力办好群众身边事 本报记者季芳通讯员柴媛媛“以前小区里杂物四处可见,现在有专人清理,道路越来越平整,还增加了很多健身器材,生活在这里心情别提多好...
  • 焦点快报!“门外汉”成了“发明家” 权学松在讲授设备维护技能。通讯员韩志明摄本报记者段小凡在邳州港,只要提到一个人,大家立马会想到他过硬的业务技能、扎实的工作作风...
  • 开展应急演练 提升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演习现场。本报记者秦媛摄本报记者耿耘为提高内河水域水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应...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