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文化学者刘小龙,探寻者们从东山关帝庙的太子亭进入,欣赏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关帝庙庙门。这座由六根圆石柱顶托的斗拱建筑,由各种独具闽南地方艺术特色的彩瓷剪贴雕为装饰,造型生动,自建成后一直深受着闽南、粤东及海峡两岸的民众赞赏,素有“关帝庙一屋顶,赛过铜山十八景”之说。
进入关帝庙庙门,一行人逐个欣赏了殿内造型各异的青石雕石柱,清光绪年间重修武庙碑文,正殿关公像等建筑或历史遗迹。
探寻关帝来历,“武圣”文化传承海峡两岸
众所周知,关羽是山西人,关帝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如何传入福建、传入东山,是张晨光、李莎旻子一直怀揣的疑问。在学者刘小龙的带领下,探寻者们参观了立于明正德年十一年(1446年)的“鼎建铜城关王庙记”碑,了解到东山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1300多年的唐朝,由陈政、陈元光父子因军事原因将关帝文化随军带到了这里。
到明朝时,明朝开国将领江夏侯周德兴终于在东山这个自古以来的军事要地驻石为城,并建立了关帝庙。后世,关帝文化从这里进一步流居台湾、澎湖。
历史人杰辈出,关帝精神深入百姓生活
自明朝建立以后,东山有黄道周、陈瑸与陈士奇等为代表的历代进士辈出,这与关帝精神对东山代代百姓的影响分不开。
探寻者们又拜访到东山的另一位文化学者、画家刘子铭,了解到东山人民建房、嫁娶等事宜时都要挂关公画像,不同形象的关公在当地也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通过清朝立的“公立关永茂碑记”碑,探寻者们了解到,关帝文化与东山百姓有着一段极为特殊的情缘,因历史战乱原因,假托关羽的“关”姓入籍,东山百姓成为了关羽的“子孙”,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开枝散叶,家家户户供奉关羽的习俗也由此而生。
对台湾演员张晨光而言,来到东山就像回到家乡,在这里人们共讲闽南话,共奉关帝像,共同信奉“忠勇仁义礼智信“,这份亲密无间的情义穿越海峡的波涛,将东山与台湾、大陆与台湾紧密相连。
纪录片《跨越海峡的香缘》芒果TV已上线,1月15日起连续3天播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