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暑期旺季,行走国内旅游市场,一派热闹景象。
在北京,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景区开启“夜游”模式;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超级大熊猫节”开幕;在成都,“2023成都音乐啤酒季暨都江堰消夏夜啤美食季”启动……而在浙江安吉,一个常住人口约59万的山区小县城,藏着300多家咖啡馆,处处弥漫着咖啡香气,成了许多人的向往之地;甘肃文县,茶园采茶、吃农家特色饭、体验白马民俗文化,别样风情令人难忘。
对比传统热门旅游大城市,这些“小地方”少了高楼大厦和车马喧嚣,但各地立足当地文化、生态等丰富资源,结合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打造出极具个性化、参与度的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足以让很多游客“着迷”。
烟火气里有生活的舒适和惬意,这是很多小地方散发出的味道。忙碌在大城市中的人,渴望有慢下来的休息和放松,小地方的慢节奏恰恰提供了这样的空间:一条小街、一条河流、一棵老树、一间老屋,甚至早上摊贩的一声吆喝,都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进行商业开发的同时,留住小地方肌理里的东西,比如历史文化、乡愁记忆,这样的“特色”发展才能保持更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小地方的“出圈”看到的是特色。然而,一地有一地的特色,有特色不一定能出圈。特色是从当地生长出来的,更是精心培育和经营出来的。就像一个地方有山有水,生态好、环境美,如果没有向生态要发展的意识、招法,不能发掘出好环境背后的内在价值,山水也只是山水而已。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县城,莫不如此。蓟州区的西井峪村,石屋石路、石桌石凳、石碾石磨自成一景,依托独特的石砌风貌和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民俗摄影村”;广西马山县,地少山多,深挖自然岩壁资源,以发展攀岩体育为牵引,开发出骑行、山地马拉松等一系列主题产品,用一项运动赋能了一座城。将特色做强、放大,形成品牌,小地方也能释放大能量。
小地方聚来人气,是因为赢得了人心。小地方出圈,需要资源禀赋之特,更要服务配套之优。正如好的食材变成一道美味,离不开油盐酱醋的用心搭配,发展一地特色,少了优质完善的服务配套,就会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细致、周到、人性化的服务对于一地发展,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决定成败。前段时间,某地在街头摆放“随意充”,方便路人游客随时充电,这一小举动赢得游客好评。服务配套、服务细节,折射出的是待客诚意、服务理念,更是谋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点旺旅游的“烟火气”,让小地方不断丰富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当地旅游宣传推广力度,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促进文化和旅游供需适配,以旅游业恢复振兴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让小地方的青山绿水、特色旅游场景不断“出圈”,让更多人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辛正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