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雷
“我们来讨论一下前一阶段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6月20日,在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8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一起召开工作例会,他们就是“耿集乡贤”的代表,长期致力于乡村调解,充分发挥人熟、事熟、村情熟的优势,老有所为,以“银发生辉”托举乡风文明。
在当地,“有事找乡贤”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一句流行语。“调解已登门,效果不明显;乡贤一出手,一天乌云散。”这是乡亲们对耿集乡贤的由衷赞许。
记者了解到,2014年,“耿集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专门建设了“乡贤工作室”,并于2015年注册成为全国首家“乡贤协会”,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老组长组成的“五老”组织。近年来,成立“新乡贤”志愿服务队,以“乡贤为民生 乡贤助和谐”为服务宗旨,为民服务、为民解忧。自“耿集乡贤”成立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3200余起。
现年70多岁的耿德堂是耿集乡贤协会会长,被人称为“金牌调解员”。“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咱用老百姓的办法,办老百姓的事。”耿德堂说。乡贤们不仅知法懂法, 更能讲法用法, 他们坚持有话好好说,有事依法办。这些年乡贤们调解的案例大多是家庭矛盾、农民工工资、土地流转、经济纠纷等。
随着工作的开展, 乡贤的职能由最初的矛盾纠纷调解员, 逐步发展成为社情民意监督员、法律法规宣传员和平安建设网格员。
曾任耿集中学校长的宋克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现为乡贤文化艺术团团长。“要干就必须干好。”今年69岁的宋克义对乡贤工作热情满满。除了参与调解矛盾、处理纠纷,他还主持创作、编排节目,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好人好事、道德新风尚等融进文艺作品中, 每年利用农闲时节, 带领艺术团团员义务送戏到各村,深受群众欢迎。
耿德堂、宋克义是“耿集乡贤”的代表,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深入,文明实践的种子已根植群众的心田,文明乡风不断注入正能量,村民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