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环球要闻:“呼吸吐纳”自然!江苏徐州:让城市“会呼吸,更宜居”,让生活幸福加码

位于徐州市城东大道与云苑路交叉口东南角的老龙潭口袋公园一期,占地约9600平方米,面积不大,却具有很强的功能性——该公园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场地内部,通过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措施加强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构建良性的水文循环系统,成为城市一角的小小“绿肺”。

这座街头公园是徐州市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日前从徐州市住建局获悉,2023年徐州主城区计划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68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


(相关资料图)

自成功获批省级海绵城市首批试点城市以来,徐州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进行系统谋划,从试点示范到系统化推进,稳步有序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延续徐州市山水肌理、保护区域安全;识别重要的生态板块、构建生态廊道,保护山体、水体、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通过大疏大密空间的有序指引,留足生态空间与水域用地,让城市与自然共生。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各类项目越来越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去年,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徐州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完工64项。同时泉山区率先开展全域系统化海绵城市建设,而该工作入选了省级美丽宜居城市试点项目,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

新建住宅小区落实海绵措施,老旧小区改造后内涝问题显著缓解,公园建设植入海绵设施连续降雨无积水……主城区科学制定有关控制目标及指标,明确地块海绵城市设施建设要求。通过在泉山区开展示范项目建设,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并复制到区域内其他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形成区域效应。

以泉山区新火花学校为例,该项目从一开始就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地将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立管断接等巧妙地落实在“海绵校园”的建设中,学校变成了一座“会呼吸”的花园。丰富的“海绵”设施既保障了校园的排水安全,又提升了景观品质,让学生们零距离感受“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效。

“由于全域海绵建设的开展,目前在泉山区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模式,同时也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探索生态修复,提升人居环境,拓展示范创建内涵。”泉山区住建局海绵建设相关业务负责人说,截至2022年底,泉山区全面完成了省级全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32项、市级海绵项目约40余项。

放眼主城区,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地、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建成像“海绵”一样,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持续深入。记者了解到,根据下一步工作安排,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将进一步继续梳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流程,建立健全海绵城市管理办法,探索海绵城市运营维护机制,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建筑、道路、绿地建设和环境整治等城市建设全领域,贯穿项目设计、建设、管理与养护等全过程,实现“推得动、落得实、做得好”的共赢局面。

海绵构造无处不在

4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二环北路的中海九樾项目。整个园区内非常整洁,绿化率高,地面却少有泥土。中海九樾物业项目经理滕晓晴告诉记者,小区交付已经两年,但依旧如新,这正得益于小区的“海绵城市”和“人车分流”的设计。

“我们小区从没有积过水,小区排水设施特别好用!”小区业主张阿姨说,小区绿化带里“藏”着很多“浅井”,水都顺着井里的管道流走了。

记者了解到,张阿姨口中的“浅井”实际为“雨水检测井”,也叫“溢流井”,是海绵社区“雨水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雨水检测井”可以快速方便、安全地将雨水渗透到地下,充分补充地下水,有效避免出现地面积水,社区内涝现象。同时,“雨水检测井”还能拦截、沉淀雨水中的沙粒和树叶等垃圾物。

记者发现,九樾小区的绿地多数是下凹式设计,并配有很多个这样的“雨水检测井”。同时,绿化带的边缘全部带有凹槽,方便进行雨水导流。

除了绿化带里藏着的“海绵设计”, 九樾小区的路面也含有“海绵巧思”。九樾的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在雨天,雨水会顺着透水铺装渗入到下层碎石,并流入蓄水池。

滕晓晴介绍,“海绵构造”在九樾小区内无处不在,在雨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九樾会“呼吸”的地面和会“喝水”的花园,让业主们倍感自豪。

更专业的海绵设计

4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城区太行路万科翠湾中城项目,这是一个在建房地产项目。

“翠湾中城是一个绿建三星项目,在园林绿化、节能设施、海绵城市功能方面有很多亮点。”万科翠湾中城工程部负责人黄工介绍,翠湾中城项目应用到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结合绿地布置的植草沟、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就近收集雨水径流,对雨水进行净化和转输;第二部分为道路、铺装和停车场等硬质场地,主要考虑设施透水铺装;第三部分是末端调蓄池。

记者了解到,作为新建商品住宅项目,翠湾中城的海绵城市设计极有代表性。开发商在屋面设计、道路铺装、绿地设计、海绵植物配置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道路铺装采用透水设计,园区内设置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沿路侧布置植草沟或碎石沟,汇集雨水转输至下凹设施,其余部分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通过管网排入末端调蓄池进行调蓄。同时,小区规划设计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可将收集到的干净雨水用于车辆冲洗、绿化喷灌、铺装浇洒等。

在翠湾中城已开放的展示区部分,能够看到道路并非平面,园林绿化依坡就势,便于雨水向指定方向汇聚。

“我觉得这个小区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新’。”在翠湾中城,看房市民张先生表示,这个“新”是新鲜的意思,很多设计听起来就很新鲜。以前对海绵城市不了解,但是听了项目介绍,看了实景示范区,才发现海绵城市就在自己身边。

解锁会“呼吸”的社区

4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铜山区大学路“网红”小区美的·天誉。小区内景观组团较多,草坪、低矮灌木、中乔木、大乔木等全冠绿植纷叠交错,甚至引来了鸟雀筑巢。“这些鸟是这个小区第一批业主,比我们来得还早。”业主孙女士说,园林绿化是她看中天誉小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誉小区景观组团繁多,但其中却暗藏玄机。

“业主们觉得雨水花园好看,但实际上它们是社区海绵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沪苏皖区域徐州公司派驻设计园林工程主管房亚楠介绍,“海绵植物”才是社区景观的主角。

房亚楠告诉记者,美的置业将独有的智慧社区标准和“海绵社区”理念有机融合,通过景观化处理手段,让雨水设施重新焕发活力,打造了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雨水花园”。

“在雨水花园植物选择上,我们结合徐州当地气候,以常绿多年生开花宿根耐水湿花卉为主,点缀观赏草和时花,常用的品种有毛鹃、金边女贞、金叶苔草、石菖蒲、海芋、美女樱、千鸟花、常绿鸢尾、黄菖蒲、佛甲草、细叶芒、小兔子狼尾草等,营造特色海绵观赏氛围。”房亚楠说,雨水花园里被种植上根系发达的花草,同时配置了河滩石,不仅美观,还能对地表径流起到首次过滤的效果,还可以汇集雨水和净化雨水,改善空气质量,让小区四季绿意盎然。

近年来,徐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诞生了一批很有代表性的“海绵社区”。和传统小区相比,这些小区科技感更强、颜值更高,品质自然也更好。打造会“呼吸”的社区,如今已成为全市房地产企业的共同目标。

海绵社区,寄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也推动了城市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记者:范海杰 刘冰王巍巍

编辑:崔东宁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