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快看: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王虹
王兴博
陈胜
朱茜
刘颖
董建安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抓民生就是抓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我市民生领域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民生福祉更具质感。


【资料图】

以扎实科技成果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虹

本报记者 郑玉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新征程上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高校在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对高等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这也是她十分关注的议题。

“我要为科研代言,为学生发声,用扎实的科技成果助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从攻读博士开始,王虹就一直在从事微纳机器人的研究。来到中国矿业大学后,立足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始着眼于矿区环境治理和修复,将微纳机器人应用到实际中。从专业领域出发,此次全国两会,王虹形成了关于培育支持徐州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重点企业竞争力,共同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教6年多,王虹也一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她发现有些学生不太了解如何调节情绪、释放压力。这次参会,她还提交了一份关于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国家课程的建议,建议编写全国统一的教材和配套辅导资料,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身处学生群体之中,我希望能多为他们发声,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王虹表示。

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兜牢保民生底线

——访市人社局就业处处长王兴博

本报记者 郑玉倩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14亿多人口大国保持就业稳定。

“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成绩的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也让我非常振奋并充满前进的动力。”市人社局就业处处长王兴博说,去年,我市坚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5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4.9万人。打造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三位一体”的求职招聘对接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不间断”求职招聘服务,市县联动举办“人才夜市、人才集市”等接地气招聘活动781场次,参与企业1.78万家次,提供岗位需求31.36万岗次,达成就业意向8.58万人次。高质量推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全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2.72万个,组织参加就业见习4202人,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088.29万元,均达历年最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这也为我们今年做好稳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王兴博介绍说,今年,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市将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目标要求,按照两会部署,坚决扛起稳就业的重大责任。

着力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主动对接我市“343”创新产业集群、重大产业项目和急需紧缺用工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力拓展就业渠道,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通过开展好2023年就业促进十大行动,打好稳就业组合拳,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存量、扩大就业总量、提升就业质量、兜牢就业底线,维护全市就业大局稳定。

让老百姓“住得进”更要“住得好”

——访市住建局住保处处长陈胜

本报记者 范海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对此,市住建局住保处处长陈胜认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就是要解决他们的租赁型住房需求和刚需型首套购房需求。因此,亟需构建保障多层次、产权多元化的住房供给体系。”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徐州始终走在前列。去年,我市新开工(筹集)保租房项目25个,总计7910套,年度基本建成4397套,均提前超额完成了省定目标任务。

对标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徐州将有哪些动作?陈胜介绍说,2023年,市住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群众住有所居”指示精神,以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为牵引,积极完善市区住房保障管理体制机制,做优做实公租房保障、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着力构建以公租房、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

此外,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十四五”时期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陈胜告诉记者,市住建局将积极搭建运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房屋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住建+”部门和企业联运机制,建、管、用并举,有效提升保障性租赁住房水平。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质量。今年,市住建局还将着力改善新建住宅质量,构建住宅质量全过程监管机制,逐步规范新建住宅项目市政基础设施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试点范围,深入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切实提高住房品质以及外延生活服务。

医联体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化发展

——访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茜

本报记者 郑玉倩 实习生 沙蒙娜

在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重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茜表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医联体下沉社区的优势。

3月7日上午,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医联体下沉社区的优势,特邀徐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专家进行联合义诊服务。血压、骨密度测定、腹直肌评估、血氧饱和度测定、肢体功能评估……中心积极推进优势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面对面跟综合性医院专家医生沟通。

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政府督办、徐州市中心医院领建的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与市四院直接对接。“基于‘医联体’大数据服务平台,百姓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了片子,数据几分钟就可以传到四院的网络系统,专家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做出诊断结果,然后将信息传回中心,形成良性双向闭环。”朱茜介绍说,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医疗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有序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系统。

此外,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与街道办事处及各居委会联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站”,辖区内居民可免费参加定期举办的义诊和健康大讲堂系列活动,“我们社区针对辖区居民的重点健康问题开展了多项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日常健康知识。”朱茜表示,希望以后可以在全市建立更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解决居民去大医院排队时间长等烦恼,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花一级医院的钱,享受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

完善基层治理平台 确保人民幸福生活

——访沛县杨屯镇综合指挥中心主任刘颖

本报记者 张亚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优化社区服务。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健康发展。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我们汇聚各方力量,不断构筑社区治理‘多维格局’。”沛县杨屯镇综合指挥中心主任刘颖介绍说,近年来,杨屯镇作为江苏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打造了“1+4”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创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便民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镇村治理一张网、指挥调度一中心”的“1+4”改革模式,高质量完成机构整合、权限承接、硬件建设、平台搭建等改革任务,593项行政权力事项正常行使。

“我们还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打造了集聚八大模块功能为一体的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刘颖说,依托这个平台,不仅可为本地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也对周边乡镇乃至省外地区群众起到了集聚辐射作用。2022年,全镇政务服务共办理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3.02万件,指挥调度平台共处理各类工单2766件,其中已办结2416件,综合执法局立案114件。12345及“书记直通车”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1433条,通过平台指派相关单位部门落实责任,及时回应民生诉求,群众对问题处理的满意率达到了98%以上。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真正将情况掌握在基层,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将感情融洽在基层。”刘颖表示,杨屯镇将通过上下联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守护最美“夕阳红”

——访徐州博济康复医院、泉山区博济老年公寓院长董建安

本报记者 吴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红包’温暖又贴心。”徐州博济康复医院、泉山区博济老年公寓院长董建安感慨地说,“人民至上”的理念体现在承诺里,彰显在行动里,镌刻在成就里,描画在蓝图里。唯有一往无前、拼搏奋斗,才能不负时代、成就事业,让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作出明确要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工作重点时提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

这让从事养老服务工作7年的董建安有了许多切实感受,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不仅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也是高质量发展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我市老年人口、高龄老人、百岁老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正在加速迈进深度老龄化社会,从‘养儿防老’到‘主动享老’,人们的养老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也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为老年人提供更有品质、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董建安说。

近年来,泉山区博济老年公寓以医疗结合为特色,主要服务于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符合条件的失能、失智人员每天可以享受长期照护保险补贴待遇,极大地减轻了家庭负担。与此同时,市政府不断提升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人员补贴,发放一次性纾困资金,促进了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并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一揽子养老政策举措,让我们对养老事业充满了信心。”董建安表示,接下来,泉山区博济老年公寓将进一步由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服务延伸,以27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间老年人中央厨房为依托,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标签: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