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小委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徐州市教育局紧扣“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主题,聚焦“扩大资源供给、创建优质高中、提升教学质量、改革中考招生、变革育人方式、加强内涵建设”六大攻坚任务,全面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一校一特色 一校一品牌
(相关资料图)
多样化发展,与其说是学校办学的一种规划,倒不如说是学生发展的一张蓝图。如今走进我市省、市级普通高中学校,艺体、理科、人文、科技、拔尖人才培养、普职融通、国际合作等办学特色逐渐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均见成效。
徐州一中以引领教育价值观为切入,把“立德力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象化为“六全育人路径”,围绕路径构建“力行生态课程体系”和建设“‘博雅弘道’教师团队”,同时量身研发徐州一中“日新大数据平台”,抓住评价牛鼻子,确保要领路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与众不同的成长档案,学校通过挖掘兴趣爱好,量身定制生涯成长方向,帮助他们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也为“适合的教育”做出了最好的注解;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是教育部“人美·美育学堂”,学校以美育为主线,坚持以美育人,特色立校、质量立校,以唤醒生命的向美之心为己任,打造“文化品位深厚,教育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积极整合中外高中教育优秀元素,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培养兼具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学生。目前,已有徐州一中、三十六中、华顿国际学校等学校引入了国际课程。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市曾获批苏北唯一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区,承办全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培训活动,编制《徐州市课程基地建设十年巡礼》,成功创建50个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创建数量多年保持全省领先,促进一大批县域高中、薄弱高中借力课程改革项目“弯道超车”,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有力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三年新、改(扩)建高中59所
近年来,市教育局不断扩建大教育资源供给,应对高中阶段生源激增形势。2019—2022年,新建高中18所、改(扩)建41所,补充学位4.95万个,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优质高中创建实现“四连冠”,2019—2022年,我市共创建省三星级及以上高中23所,年度创建数量连续四年居全省第一。
我市还依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平台,以“八个一”工程加强学科建设,以“三新四行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实施“基于‘三新’的普通高中学科建设和质量提升”“中小学教材使用质量监测和质量提升”等改革项目,立项部级课题16个,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12月15日,市教育局局长石启红在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大会上作典型发言,振兴县中的经验做法在省内产生较大影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的通知》,引导学校聚焦办学特色,探索发展科技、人文、体育、艺术高中,对接国家“强基计划”要求,健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培育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进普通高中创新发展。
在育人方式有新突破,我市建立选科评估与指导机制,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理性选科,高考首选物理的学生占比四年提升了20个百分点,全市首选物理和历史的学生比例达到7:3,精准对标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强化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管理,2022年高考综合评价录取实现录取人数和总量位次“双提升”。我市高考质量稳居苏北第一,进入全省中等行列。
实施“三大工程”深入推进普高高质量发展
2023年,市教育局将扭住“高中多样化发展”牛鼻子,坚持正确方向,深化改革创新,实施“三大工程”,深入推进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
高中晋星工程。加强资源供给,进一步扩大高中优质资源覆盖面。编制省星级高中创建项目库,按照“合力披星、全力晋星、聚力优星”思路,分层培育省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高品质示范高中,分类指导、分批创建,力争年内完成10所高中晋星目标,实现创建数量全省“五连冠”。
特色建设工程。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后备人才的需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系统思维,纲举目张,以中考改革为引擎,以省高品质特色高中创建为抓手,完善特长生招生准入机制,细化特长生招生办法,与市科协、市体育局等部门合作,指导更多学校挖掘办学特色,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构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新格局。
多元升学工程。强化高考选科评估与指导,优化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指导,全面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实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全覆盖,形成“学业、专业、职业”全过程指导机制,帮助学生理性选科、科学发展,为学生提供除普通高考外的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专项计划、艺体招考等多元升学路径,全力以赴抓好高考,为每个孩子谋前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