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财政部门承担着新任务,面临着新挑战。一系列与现代财政相适应的预算制度改革正在稳步进行。而预算评审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要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成果,在提升评审效能上做文章,围绕优化财政支出重点和结构,深入开展项目预算评审、方案评估、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标准建设等方面改革与创新,以更加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发挥好评审在预算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的定量基础和技术支撑作用,不折不扣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到位。
强基固本,务实落实
在基础管理上更有作为
为强化基础管理,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进一步强化内部制度的全链条、全方位管理,发挥规章制度对促进评审规范化、科学化的作用。全面梳理历年来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风险点,进行修订、整合和完善。增强“治”的系统性、“防”的针对性、“管”的精准性。
与此同时,不断提升管控水平。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内控制度信息化,将内控制度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加强流程控制,实现动态监督,降低风险水平。并且不断强化专家入库标准化管理,开展专家考核评价机制建设,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实现专家库动态调整和择优共享,为评审工作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为提升评审质量,敢为善为,坚持六化,着力提质增效。坚持“手册化”指导评审工作。结合评审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完善评审工作手册,统一评审工作标准、尺度、要求,减少自由裁量权,确保评审工作方便、高效,按章办事、依规评审。坚持“模板化”,规范评审标准。将评审工作流程和评审资料填报要求等制成模板,对项目预算评审、结算评审、竣工决算评审等制定报告模板,保证评审工作的规范、有序进行。坚持“机制化”,确保评审质量。从项目评审人员要求、项目初审、复核、评审计价原则、现场踏勘、评审业务会议、评审报告要求、评审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工作制度,从机制上保证了评审质量。坚持“清单化”,压实职责任务。以清单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明确工作要求、完成时限、目标效果,做到各项工作无遗漏、全覆盖,进一步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坚持“信息化”,提升评审效能。研究启动评审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增加评审项目数据分析功能和第三方评审计价软件接入接口,完善评审指标库功能;增加手机APP线上评审功能,保证评审服务离岗不离线。坚持“闭环化”,显现资产价值。竣工财务决算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和收尾环节。研究制定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规程,切实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评审工作,有效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显现政府投资项目资产价值,为后续政府投资固定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提供依据。
预算管理,服从大局
在中心工作上更有作为
从“硬件”上下功夫,打通评审与预算管理通道。研究将预算评审融入财政预算一体化管理,实现评审业务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有效衔接和贯通,使财政评审环节成为资金安排的前置条件,将评审结论作为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和调整依据,对符合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内未经评审的项目实现自动预警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预算评审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能力。
从“软件”上下功夫,提升评审服务预算管理效能。着眼优化财政资金配置和加强预算编制管理,扎实做好重点工程项目估算评审,配合做好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助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在做好工程类、信息化类等项目预算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审项目选择的结构,推进预算评审由“点”向“线”、“面”拓展,为制定同类项目支出标准打好基础,逐步构建形成评审一类项目、规范一类预算编制、总结一类标准的工作机制。
从“标准”上下功夫,持续推进预算支出标准化建设。推动支出标准有关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评审中心在财政支出标准化建设中的工作内容、职责和程序等,持续加大有关支出标准建设工作力度。推动建立已制定标准在评审中心预算评审、绩效评价和重大项目评估工作中的应用机制。积极推动财政支出有关通用标准的制定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领域和项目,研究提出财政支出标准。
着力PPP项目,精准管控
在风险防范上更有作为
深化项目的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是否到位、投资测算是否精准,是能否控制好PPP项目投资的关键。仔细评估项目可研投资估算的内容是否完整、投资估算单价是否符合市场实际、选择的工艺是否满足项目需求等。做好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实施全过程投资管控。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项目的多方案对比分析,在设计阶段对不同的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好现场签证变更、设计变更、材料单价确认,在项目结算阶段做好项目结算审计等,以保证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处于受控状态,并根据投资变化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坚持“增收节支”的理念。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贯彻“增收节支”思路。鼓励社会资本方发掘项目赢利点增加收入,体现“分享超额收益”的理念;建立双方共赢的“节约成本分享”机制,让社会资本方有动力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降低项目成本,并分享节约成本的利益。
建立财政承受能力动态机制。建立动态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体系和调价机制,在项目中期评价阶段同步对地方财政承受能力进行再评价,在此基础上调整付费预算,以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着力铸魂塑形,党建引领
在队伍建设上更有作为
在政治学习、奋力争先中提升思想境界。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做精做优做强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当好政府投资资金的“守门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
在高效落实、开拓创新中强化服务意识。发挥党建引领的强大作用,将党建工作融入到日常评审业务工作中,同谋划、同安排、同落实,对重大评审项目成立评审工作专班,增强协调联动,提升评审质量。坚持开拓创新,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学以致用,改进学习作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发力,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过程管控。聚力提速提质,增强服务意识、落实评审细节,确保每一笔评审资金合理运用。
在提振精神、担当有为中展现激情担当。评审干部队伍立足自身岗位职责,聚焦财政中心工作,加强业务学习,凝心聚力、提振精神。把激情作为干事创业的“原动力”,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常态”,把一流作为干事创业的“硬指标”,认真谋划落实的思路对策,塑造奋发有为的财政评审形象。
本报记者 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