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广纳贤才破浪行

发展的徐州,求贤若渴;开放的徐州,海纳百川;奋进的徐州,破浪前行。


(相关资料图)

人才是强市之本,转型之要,活力之源。从全面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到构筑人才发展新优势,从加快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徐州不断读懂人才的期待,在科创平台、政策支持、生活保障等方面拓展扶持力度与精度;从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致力帮助每一个人在徐州安放梦想,支持奋斗者在徐州安心施展才华、创造价值。徐州正广纳天下英才,以奋进姿态奏响人才发展与徐州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

强基铸魂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我市不断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作用,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持续加强。

制定出台《徐州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纲领。

制定印发《徐州市“555”引才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努力构筑体系化人才竞争优势,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

出台《关于建立“555”引才工程推进机制的意见》,完善人才工作推动机制,将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履职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

制定印发《“555”引才工程及其他重点人才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重点人才职能单位66项工作职责,通过领导调研、实地督查等,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制定印发《徐州市人才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徐州市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明确重点人才职能单位工作职责,通过领导调研、实地督查等,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徐州在人才工作上实现了“增人数”和“得人心”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激发各行各业人才扎根徐州、成就自我,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创新引领

以改革激发人才活力

入行十几年的顺丰快递小哥郑尚坤,从来都是小跑着奔向岗位,保持着零投诉的纪录,用勤勉与诚恳赢得了掌声,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省文明职工。得到认可后他难掩激动:“无论在社会哪个职业、哪个岗位,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最终都能得到社会认可,成为这个行业的人才!”

郑尚坤在徐州书写的奋斗故事,成为我市人才工作不拒众流、实绩为先的真实写照。

评价标准是人才发展的定盘星,评价一个人才,就是树立一个标杆。

围绕人才管理、评价、激励各环节,徐州对科研人员主要看研究成果能否“顶天立地”;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主要突出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把能看病、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临床医务人员职称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各类教师主要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把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

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徐州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解决评价标准简单量化,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等问题,充分释放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无数行业能手在徐州脱颖而出,找到人生出彩的机遇。

不仅以制度创新激发“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潜能,徐州还以平台建设做大人才“蓄水池”。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挂牌成立;位于江苏淮海科技城核心区的淮海科创基地(徐州软件园二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徐州科技创新谷成功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实体化运营,徐州生物工程学院等三所高校落户潘安湖科教创新区,为培养顶尖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夯实基础。

深化校地合作,开展2021年“彭聚菁英”徐州市大学生实训实习工作,共募集了10068个岗位,覆盖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大型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乡村一线等多个领域。坚持综合性招聘与专场招聘结合、在徐高校留才与赴省内外引才并举,每年举办校地合作恳谈会暨校园招聘活动10余场。铜山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在徐高校共同举办协“铜”创新合作发展联盟大会,构建高效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大学与城市发展共同体。

服务优化

打造人才全周期最优生态

徐州不仅具备识才的慧眼,更具备服务人才的全方位实招实策,助力每一位奋斗者心无旁骛、全速奔跑。

“如果人才服务跟不上,企业很难发展这么快。”在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睢宁籍高级工程师高正江从创办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到实现销售额4700万元,用时不到4年。

在徐州经开区,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朱浩月通过人才办一对一帮扶,解决了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

在云龙区,江苏莲洋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漆新华在接受健康体检后由衷赞叹:“每年都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真的非常给力。”

人才引进招聘、人才教育培训、人才公寓建设、人才综合服务……一系列措施落地落实,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来徐州投资兴业的人才倍感舒心、放心、安心。

针对各支人才队伍,徐州全力打造人才工作立体矩阵。

不断构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开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组建江苏省首家区域性人才集团——淮海人才集团,全力打造高端人才猎聘平台、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六大平台”,着力提升人才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淮海人力资源产业园先后服务40万余人次,促成就业3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23.75亿元,徐州人才服务市场化体系不断完善。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徐州市2021年度杰出人才15人、人才工作先进集体15个。组织开展领军型企业家和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培养各类人才2000多人次。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参加健康体检,为领军人才办理子女入学,以最优生态实现人才“近悦远来”。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各种“暖心政策”,输出的是服务,得到的是人心,成就的是事业。

——人才总量快速壮大。2021年新引进领军人才698人,专门人才5260人,大学毕业生5.37万人。各类人才总量从2016年的115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70万人,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市。

——人才素质整体提升。2021年成功入选省“双创团队”8个、省“双创人才”45人,获得省竞争性资助资金5865万元,团队数量和人才入选率均居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底,专业技术人才达到62.5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34.6万人,高层次人才超13.6万人。

——人才创新成绩单愈发亮丽。2021年领军人才当年新创办企业403家,完成投资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全市203家人才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451家销售收入过千万。截至2021年,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14个、省级以上孵化器60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1个。

——人才竞争优势稳步增强。2021年我市专利授权量41895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564件,稳居淮海经济区第一。金发循环高分子材料项目、温德水性超纤项目……光伏、新能源汽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产业链……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创办一个企业、培育一条产业,也推动着徐州产业层次向中高端不断迈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人才事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徐州也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线路图:到2025年,人才强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30万人,高层次人才达到20万人,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150人、工程师800人、高技能人才796人;到2030年,基本建成人才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数量稳步提升,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实现行业领跑;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强市。重点领域集聚一批顶尖人才,人才效能显著提升,人才竞争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在新的征途中,徐州将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论新战略新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让有志之士与徐州分享机遇、共同成长、逐梦未来。

标签: 人才工作 领军人才 评价标准

  • 广纳贤才破浪行 发展的徐州,求贤若渴;开放的徐州,海纳百川;奋进的徐州,破浪前行。人才是强市之本,转型之要,活力之源。从全面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 19个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151.9亿元 本报记者李姗宋新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11月10日,2022云龙区金秋招商投资洽谈会暨跨境电商高峰论坛在风景怡人的大龙湖畔举行。当天,包含
  • 传统村落的新崛起 西李村景色怡人。一曲丁丁腔,赢得游客阵阵掌声。本报记者许晨摄本报记者胡明慧近日,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
  • 环球快资讯丨新基地澎湃新动能 项目现场,机械集群整装待发。本报记者白雪摄本报记者季芳蜿蜒的碧色山坡下,港口机械集群举臂欢腾,轻松地试抓试举间,一个个硕大的集...
  • 最新:图片新闻 连日来,吕梁风景区百亩菊花竞相开放,形成“菊花海洋”,成为市民采摘、观光、度假的好去处。通讯员高刚摄
  • 星巴克事件是怎么回事 星巴克为什么遭国人唾弃? 近日,饮品中现活蟑螂一事,让网友们一直都很关注,也一直都在等待的回应。毕竟星巴克自己去喝的应该都不少次了,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真的

热门资讯

图片新闻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