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已成林,弹指一挥日日新。十年时光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瞬,但对位于贾汪区的曾经的采煤塌陷地——潘安湖来说,却是凤凰涅槃的重生过程。
(相关资料图)
11月6日,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今天,带你走进潘安湖,看采煤塌陷地的蝶变传奇。
生态修复 四季皆景
潘安湖湿地公园位于贾汪区境内,距贾汪中心城区15公里,距徐州主城区18公里。经过十年的修复治理与生态转型发展,潘安湖从采煤塌陷地蜕变成可与国家5A级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相媲美的国家生态湿地公园,自2012年9月开园,十年来,这里已成为徐州城区300万市民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南有云龙湖,北有潘安湖”的生态发展格局也就此成形。
蒹葭苍苍、池杉渐红、鸥鹭齐飞、碧波荡漾……秋日的潘安湖如一幅被五色盘精心调和成的油画,散发着美丽的气息。
数万棵池杉经过十年的发育,形成独具观赏价值的“水中森林”,其不断释放的“氧离子”,净化了潘安湖的空气,漫步其中,令人身心愉悦。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各种野生鸟类前来,在此繁衍栖息。有诗赞曰:“鹭影飞舟何处饮,池杉岸柳初成荫。潘安五月雨蛙鸣,璀璨榴花千里沁。”
经过修复的潘安湖,四季皆景,春有踏春赏梅、夏有湿地观荷、秋有听芦赏枫、冬有湿地观鸟,在这里,游客尽可徜徉在清幽的湿地之中。
生态转型 添绿增金
潘安湖蝶变的背后是贾汪区锚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的成果。
十年来,潘安湖先后获得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2021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科学生态修复模式获得了全国科学技术二等奖,作为采煤塌陷地的转型拥有极高的科研监测价值,获得了“黄淮海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贾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称号。
十年来,潘安湖景区利用采煤塌陷形成的开阔水面,通过对塌陷地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打造一个集生态湿地、人文景观、旅游度假、民俗赏玩、科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如今的潘安湖,生态环境优越,成为各种野生鸟类的栖息之所。
2012年,潘安湖景区旁边西段庄村民朱雪宁回到了家乡,成了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的一位船娘。“十年了,我看着景区内引进的池杉长高长密,开船的航道附近能看到的动物越来越多。有一次,一只小鸟飞进了游船,怎么赶都不走,后来才知道是‘鸟类大熊猫’震旦鸦雀。”朱雪宁说。
现在,游客到潘安湖可以领略“十年潘安湖”转型的生态魅力。“转型之路”展馆,多维展示潘安湖的生态转型历程;修复形成的一湖碧水、岛屿棋布的大美景观,200多亩的池杉林海,宛若仙境;鸟岛上雉飞鹤舞,百鸟争鸣;荷香池汇集天下荷花,潋滟多姿,傍晚还有夕霞长空,水天一色之景,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魅力。
游客王长有“十一”假期带着妻子及姊妹到贾汪走亲戚,来到潘安湖时赞叹:“若把美景比俊男,潘安湖美赛潘安。可见,唤其潘安湖,赞其‘貌比潘安’,实在不算夸张。”
据了解,自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开园以来,拉动了方圆几十公里区域内经济发展,年均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附近原本单纯靠耕种吃饭的村民有了旅游、餐饮等行业选择。
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村民王娜说:“过去我们大多外出打工。自从潘安湖风景区建设好了以后,我们也回到家乡工作了。每天工作在风景如画的景区里,心情也特别好。我们村也因为潘安湖的旅游发展,带动了村民就业,实现了旅游富民。现在村居环境好了、村民的腰包鼓了、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
对于这十年来的变化,一直在潘安湖风景区工作的鹿梦迎体会颇深:“十年来,潘安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游客中心的服务单一到如今多元化服务,从过去我们的游客量只能辐射周边城市,到如今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十年来,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依托自身的环境优势,举办了各种丰富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十年的积累,潘安湖景区的品牌活动也愈发丰富多彩:传统灯会、风筝节、音乐节、恐龙展等相继呈现,而潘安湖的灯会、舟钓路亚大赛、潘安湖冬捕更是在全网形成了知名IP品牌。
这里的人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可持续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力创5A 开启新篇章
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十年不过沧海一粟,翻过此页,潘安湖湿地公园又将开启新的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未来的潘安湖将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软件的提升,充分发挥新时期生态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地作用,进行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提供高质量服务,为贾汪发展添绿增金,做好生态转型发展。”潘安湖景区负责人王强表示。
策划统筹:本报记者 柳喜峰 杨波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刘冰 杨波
部分图片由贾汪区旅游发展中心、潘安湖街道提供
编辑:杨洁